原油上周惨跌8% 避险情绪攀升油价难逃厄运
摘要供应过剩重返油市、亚洲需求放缓……原油上涨惨跌8%,创5月12日以来最大跌幅。

供应过剩重返油市、亚洲需求放缓……原油上涨惨跌8%,创5月12日以来最大跌幅。本周,市场焦点转战英国,原油多空大战谁是赢家?
周一(7月11日)亚市盘初,国际油价低开低走,跌幅近1%。

石油钻井数大增 过剩阴云笼罩油市
美国原油钻井数的逐步增加,也令市场担忧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拳土重来,将重新加剧原油市场的供给过剩。
贝克休斯公司BHI报告称,美国油气钻井平台总数较前一周增加9座,至440座,其中原油钻井平台数较前一周增10座,至351座,为六周来第五周增加。美国钻井平台总数较去年的863座大幅减少423座。
Seaport Global Securities的市场宏观策略师Richard Hastings表示,一系列因素制约着石油期货交易,未能为油价提供有力的支撑。这些不利因素如原油产量依然高企,并且美国的石油出口未能充分的或足够快的增长,美国陆上石油开采量是在增加,而非减少。
分析师表示,石油价格的下降和炼油企业利润率的压力正在拖累原油价格下跌,2017年的情况可能会好些,但是现在还是2016年年中。在油价实现稳定上升之前,美国油可能会回落至每桶40美元下方。
亚洲需求增长放缓重压油市
市场分析师担忧压制的需求放缓,经济放缓及成品油供应过剩,将拖累油价。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指出,在亚洲炼厂原本就准备进入维护期之际,疲弱的利润率促使炼厂削减产能利用率,亚洲炼厂已开始降温,石油船货很难出售,第三季需求可能进一步下滑。这将导致石油需求和价格承压。汽油需求停滞,加拿大和尼日利亚产出改善,均对油价不利。
亚洲原油需求放缓,而且一些指标显示出现下降,许多市场参与者怀疑这不只是季节性现象,而是由于经济放缓,甚至是更持久的结构性调整。
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10%,印度近来的经济增长也保持在相似水准,使得亚太地区已经超过美洲,成为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地区,约占全球需求的近40%。
但对于已经习惯依赖亚洲旺盛需求的石油产业而言,不久可能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来源。
此外,据彭博社周五(7月8日)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分析师及交易员看空下周NYMEX原油价格走势。在接受调查的36位分析师中,看空15人(42%),看多8人(22%),看平13人(36%)。
被投行誉为“本年度最重要的非农”终于揭开真面目,6月非农就业人数意外大幅增加28.7万,堪称“惊艳”。本周金融市场焦点可能会转向欧洲,尤其是英国央行将召开货币政策决议,卡尼会否“挺身而出”为经济注入货币刺激,将成为本周市场最大的看点。
英国退欧忧虑持续影响原油市场,一旦英国央行下调利率,全球避险情绪将攀升,油价恐难逃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