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已经体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即更倾向于运用逆回购、MLF、PSL等货币政策工具,更为灵活地提供长期、中期和短期的流动性,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今年2月开始,央行宣布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原则上每个工作日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与此同时,今年9月,央行还先后重启了14天逆回购和28天逆回购。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不同期限的公开市场操作滚动进行,不仅更为灵活,也能起到替代降准的作用。
有分析人士预计,央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对降息降准这样“强刺激”、“大水漫灌”式工具使用仍会比较谨慎,稳健货币政策不会过度宽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出席第34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部长级会议时明确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逐步正常化,中国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尽管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但资本充足,整体风险可控。
事实上,稳健货币政策也在为降杠杆的目标“保驾护航”,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为了积极稳妥实现降杠杆的目标,货币政策应该做到松紧适度。他说,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稳健的基本取向,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为降杠杆营造适宜的货币政策环境。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