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于11月30日宣布达成冻产协议,将在2017年起实行,但是,欧佩克国家真的会遵守此次限产协议吗?石油大佬沙特为什么在实施经济中心战略转移后突然态度大变?带你揭示OPEC减产协议内幕。

OPEC减产协议有内幕
根据OPEC公布数据,这次的减产协议中,11个参加减产的成员国总计日产量减少120万桶,日产目标减为3250万桶。另外,非OPEC国家同意减产60万桶,包括俄罗斯减产30万桶。此协议预计明年1月生效,先实施半年。
就OPEC 减量目标来看,沙特所做的牺牲最大,每日减产48.6万桶,日产量减为1005.8万桶。伊拉克也是大输家,日产量减21万桶。尼日利亚、利比亚获得豁免,不需参与减产。
此外,印尼的成员国资格被暂停,根据OPEC 月报,印尼10月的基准产量为72.2万桶。尼日利亚石油部长指出,印尼根本无法贡献足够的减产,最终只能暂停印尼的成员资格。
数据中最令人质疑的部分是伊朗。从数据来看,伊朗不减反增,日产量增加9万桶。详究数字,原本参考产量是397.5万桶,增加9万桶之后,目标显然不该是379.7万桶。但无论如何,OPEC 仍宣称,伊朗是唯一获增产的国家。
更重要的是,如果将OPEC成员国原油交易量与明年1月的目标产量比较,1月的总产量似乎还高出80多万桶。而且,尼日利亚、利比亚获得豁免还会继续增产,将使实际的产量达到每日3300万桶以上,而不是官方所说的3250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