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已经确定了近50个油气项目,总价值1850亿美元,希望在五年内签约。为了吸引投资者,伊朗已启动新石油合同,有效期长达20到25年。 不过,伊朗吸引外资的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最主要的障碍是美国保留了部分对伊制裁,限制了大多数美国公司赴伊朗投资。同时,出于对美国二级制裁的担忧,欧洲企业也不敢贸然前往。
“中国是伊朗在最艰难的时候收获的伙伴。患难见真情,中伊关系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12月6日,正在北京访问的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在中伊商务论坛上说。
扎里夫此行最主要的议程是参加12月5日的中伊外长年度会晤机制首次会议。今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外长会晤机制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的举措之一。
中伊外长的这次会晤恰逢极为特殊的时刻。就在扎里夫抵达北京前,美国参议院刚刚通过对伊朗延长制裁的决定。伊朗总统鲁哈尼随即表示,美国此举明显违背伊核协议精神,并将作出果断反应。再考虑到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引发的不确定性,伊核协议的前景被笼上了一层阴云。
两国外长在5日会晤时谈论了这一问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确保协议得到持续、全面和有效执行是各方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不应受到各自国内局势变化的影响。
而在6日的商务论坛上,扎里夫仅发表了五分钟的讲话,完全没有提及伊核协议,而伊朗驻华使馆发布的会议通知显示,他原本有意介绍伊核协议的落实情况。
扎里夫在会上强调,“伊朗是值得中国信任的国家,也是一个安全的国家。你们可能在本地区再也找不到像我们这样安全的市场,你们可以完全放心地在这里投资。”他还表示,伊方支持中方的“一带一路 ”倡议,为倡议取得的进展感到高兴。“我们坚信,习主席提出的复兴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是符合当前国际形势的重要决策,将能够保障本地区和沿线国家的利益。”
随着伊朗加快重返国际市场,不少中国企业对伊朗的兴趣持续升温。当天的论坛就吸引到600多名中伊企业代表。不过,当前伊朗市场投资风险仍然偏高,大部分中小企业仍持观望态度。
产能合作成新重点金融领域尚存阻碍
中国是伊朗石油的第一大消费 国,也是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已同意在未来十年将双边贸易总额提升至6000亿美元。然而,2015年,中伊双边贸易额338.42亿美元,同比下降34.7%。其中,中国对伊出口177.91亿美元,同比下降26.9%,自伊进口160.51亿美元,同比下降41.7%。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今年1月给出的回应是,“虽然2015年中伊经贸合作出现不同程度萎缩,但双方传统的友好关系、经济上的互补性和合作上的巨大潜力,决定了两国经贸合作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在6日的论坛上指出,中伊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进一步扩大国际产能合作。“伊朗亟须发展电力、化工、建材、汽车等产业。中国在产能合作方面有着技术优势,也有充足资金,符合伊朗发展的需求。”
与简单的进出口 贸易相比,伊朗对于产业升级和经济多元化更感兴趣。伊朗工矿农业商会会长沙非在会上提出加强产业链合作。“中国企业可以将部分生产转移到伊朗,通过伊朗再出口到其他国家。”他说,“伊朗愿意为外资创造条件,我们已经建设了多个自由贸易区、工业园和特别经济区,入驻企业可以获得长达20年的免税期。”
为了鼓励技术转移,伊朗已经出台本地化生产政策。以交通运输领域为例,伊朗计划在未来五年购买35000辆机车和车厢,包括货运列车、客运列车、高速列车、地铁等,总价值达150亿美元。然而,这些车辆不允许整车进口。
“伊朗非常认可中国列车生产商的生产能力,但中国企业进入伊朗必须要跟当地企业合作。”伊朗霍德罗轨道交通工业公司总经理莫加达米(Morteza Moghaddami)说,“伊朗已有一些很有实力的汽车制造商,可以生产任何车型。我们希望中国企业可以将技术和资金带到伊朗。”
谈及中伊扩大经贸合作,扎里夫说,“两国当前面临的阻碍包括金融和签证问题。”受国际制裁影响,伊朗的银行 系统已与全球断绝联系近10年。伊朗原本期待伊核协议生效后可以立刻恢复,但未能如愿。
伊朗基础设施工程集团MAPNA总经理阿里阿巴迪(Abbas Aliabadi)也在会上说,伊朗企业无法接入中国的金融系统,两国这一领域合作的机制还不完善。去年6月,该集团与中国中机公司、苏电集团签署了25亿美元合作协议,承建德黑兰-马什哈德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其中,85%的资金由中国提供贷款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