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的两项数据显示,美国和德国正一步步摆脱低通胀。随着本周中国和欧美更多通胀数据的出炉,全球通胀回升或进一步得到确认。
美国通胀预期创2015年夏季以来新高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家庭对消费者价格通胀的预期上升到2015年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加强了利率上升的观点。
消费者通胀预期调查称,今年1月对三年后通胀预期上涨到2.9%,高于12月的2.8%。对一年后通胀预期从上个月的2.8%上升到3.0%。
美联储在过去两年里两次加息,但联储政策预订者预测2017年加速会更快,因为低失业率和预期的财政刺激继续提振价格。目前,通胀仍然低于央行2%的通胀目标,但预期自从特朗普去年11月当选以来开始持续上升。
德国进一步摆脱低通胀
德国方面,在CPI创下两年半新高后,德国离摆脱低通胀也向前迈进了一步。
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批发者物价1月环比大涨0.8%,同比大涨4%,创下2011年10月来最快增速,远高于12月2.8%的水平。
德国私人银行Sal. Oppenheim的经济学家Ulrike Kastens甚至认为,“德国低通胀的年代结束了”,今后几个月油价上涨将使德国通胀率突破2%大关。2017年,全年德国通胀率预计为1.8%。
德国通胀大幅上行意味着,此前坚持超级宽松立场的欧洲央行决策者面临更大的收紧货币压力。另外,德国将于今年9月举行大选,政治因素或将激化德国与欧洲央行的分歧。
1月欧元区通胀剑指2%
1月欧元区通胀率为1.8%,非常接近欧洲央行略低于2%的目标。面临通胀加速上升、经济数据普遍改善,欧央行的宽松政策面临担忧。不过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全球央行或从量化宽松转向财政刺激。通胀剑指2%致欧央行受挫,欧洲量化宽松或走到了尽头。
中国1月通胀数据今公布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9:30将公布1月通胀数据。彭博调查经济学家预估中值显示,1月居民消费价格料同比上涨2.4%,高于12月的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料涨6.5%,亦超12月的5.5%。
本周全球通胀数据
本周多国通胀数据均将出炉,目前预期来看普遍高于前值,或将进一步验证通胀回升,甚至以比预期还要快的速度席卷全球。
中国周二9:30将公布1月CPI同比,目前预期2.4%,前值2.1%。
德国周二9:30将公布1月CPI同比终值,目前预期1.9%,前值1.9%。
瑞士周二16:15将公布1月CPI同比,目前预期0.3%,前值0.0%。
英国周二15:30将公布1月CPI同比,目前预期1.9%,前值1.6%。
美国周三21:30将公布1月CPI同比,目前预期2.4%,前值2.1%。
通胀带来的影响
1.各大央行有明确的通胀目标,因此,通胀将可能引发货币政策的受迫紧缩(利率与资产负债表政策)。
2.通货膨胀会影响居民及企业部门的储蓄/投资决策,从而引发资源配置的变化。(菲利普斯曲线)
3.对全球债市(期限溢价)有着直接影响。
4.长期通胀预期的变化会改变权益类配置的行业选择偏好。
5.由于各国的通胀差同时决定了各国的实际利率差,通胀也会影响到全球资本流动。
通胀预测
法兴:2月欧元区整体通胀将上升到1.9%,美国核心通胀将在本年初面临阻碍。
从短期通胀语气来看,预计2月整体通胀将上升到1.9%,核心通胀将维持0.9%不变,能源价格的基数效应和食品价格上涨将是主要因素。预计2月德国通胀将达到2.0%,西班牙通胀将达到3.1%。
从长期通胀语气来看,预计核心通胀在2017-2021年将上升到1.1%。
高盛:预计日本核心通胀一季度转正
根据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日本一年通胀预期小幅上升,从12月的1.78%上升到1月的1.83%,仍位于安倍经济学开始前的低位(1.7%-1.9%),不过CPI分项指标显示潜在通胀有上升迹象,预计日本核心通胀将于一季度转正。
瑞银:澳洲将进入低通胀时期
过去十年,澳大利亚的核心通胀其他发达国家都要高,但经济结构性因素将产生通缩压力,使得核心通胀保持较低水平,在2018年上半年之前,核心通胀可能持续低于澳联储目标(2%-3%),在2018年末升至2.1%,澳联储将保持利率不变,直到2018年后期开始利率正常化。
高盛:中国PPI反弹对CPI上行风险有限
预计人民币贬值、商品价格回暖和部分行业去产能将继续支持PPI增长。
在2016年,60%的PPI同比增长来自于基数效应。环比增长主要来自于人民币贬值、油价反弹以及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假设今年上半年PPI环比持平,一季度同比将为5.6%,二季度将为4.7%。
商品(除食品)CPI仅与PPI中的消费品价格密切相关,与综合PPI相比,消费品PPI较为低迷,且与综合PPI历史相关性不强,因此PPI反弹对CPI上行风险有限。
服务业CPI与PPI关系不大,其上行压力主要来自于产出缺口缩窄,尤其是在当局希望在潜在增速下降的情况下维持经济增速。
由于近期食品通胀较为稳定,预计2017年中国CPI会温和上涨至2.3%(2016年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