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再度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商!
摘要今日亚市盘中,原油价格在54美元附近来回波动,因美原油产量以及石油钻井数据带来利空因素,但减产协议持续利好支撑,原油价格陷入拉锯战。
今日亚市盘中,原油价格在54美元附近来回波动,因美原油产量以及石油钻井数据带来利空因素,但减产协议持续利好支撑,原油价格陷入拉锯战。
在市场还在回味OPEC减产协议生效后的头月,也就是2017年1月份的良好减产执行情况的时候,一些被减产这个概念掩盖住的数据正在浮出水面。本文在此首先需要提到的是,对全球原油供求起到实际且直接作用的并非产油国的产量,而是各个产油国的原油出口量,产油国的原油只有通过出口进入全球交易环节,才能够对市场产生影响。
那么OPEC在2017年开年至今的实际原油出口情况怎样呢?目前来看,OPEC在减产协议生效的第一个月的出口量的变动大体上和其减产量十分接近,见下图。
上图是Clipperdata公司监测的OPEC国家的月度港口出口装载情况相对于减产协议对照月,也就是2016年10月份的增减变动情况。从上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到,OPEC在2017年1月份的日均原油出口装载相比2016年10月份的下降幅度在1百万桶/日左右,这个原油出口量同OPEC在2017年1月份的实际减产量基本上持平,从这个数据上看,OPEC在2017年1月份确实减少了全球原油供应。
但是,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从上图可以看到,OPEC在2017年2月份的原油出口装载竟然出现超过减产前水平,也就是说,从数据本身看,OPEC的2017年2月份实际增加了对全球的原油供应。
考虑到OPEC之前对外宣称接下来的减产执行情况将比2017年1月份更好,那么投资者自然而然就会有疑问:OPEC减产100多万桶/日的情况下为什么出口竟然不减反增?本文猜测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参与减产的OPEC国家的原油出口也随产量下降,但是获得减产豁免的国家,比如尼日利亚和利比亚大幅增加了出口从而充分对冲其他OPEC国家的出口减量,但是考虑到利比亚和尼日利亚的储油设施不完善,如果出现出口大幅增长,那么产量端大概率也会出现增长,因此可能对冲其他参与减产的OPEC国家的减产量,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其他国家增大减产幅度,否则OPEC的表态过于乐观。
二是OPEC产油国一边减产概念支撑油价,一边通过抽取库存出口从而获取额外财政收入。此外,不仅仅是OPEC在2017年2月份的原油出口相比2017年1月份大幅拉高,连非OPEC的原油2月份的出口都显著高于1月份,见下图。
上图是Clipperdata监测的非OPEC国家的原油出口装载情况相比OPEC减产协议参照月2016年10月份的变动量,从上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非OPEC国家在2017年1月份的出口装载相比2016年1月份有将近80万桶/日的下降,但是在2017年2月份出口装载则出现大幅提升,相比2016年10月份只有20万桶/日的下降。
如果考虑到OPEC和非OPEC国家的合计量,那么如果从2017年2月份的原油出口装载来看,OPEC和非OPEC的总出口装载变动幅度相比2016年10月份来说也仅仅10+万桶/日,假设出口量和产量紧密联系的话(即实际减少原油供应),难道减产协议要触礁?
而且,上周刚刚出炉的中国1月份原油进口数据也似乎在打脸OPEC,根据中国海关的原油进口数据,1月份沙特对中国的原油出口量同比增长19%至119万桶/日,比2016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6%。安哥拉对中国的原油出口量则同比增长63%至117万桶/日,比2016年的平均水平高出33%。另外,伊拉克对中国的原油出口量同比增长43%至83万桶/日,比2016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4%。
总的来说,OPEC对中国的原油出口总量升至4个月高点,沙特、安哥拉和伊拉克对中国的合计原油出口量也升至一年内高点,这不禁让人怀疑OPEC不是在减产,而是在抢占市场份额。
虽然有部分分析师认为,中国1月份的原油进口总量同比增长28%至800万桶/日主要由于一部分原定于12月份卸货的原油延迟交货。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师Virendra Chauhan称,由于压港导致油轮延迟卸货,这些进口原油进入了1月份的统计数据。但有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OPEC耍的这个花招,沙特已经实现了它所需的目标:它再次超过俄罗斯,恢复了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商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