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大数据报告》发布
《2017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大数据报告》出炉
《2017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大数据报告》近日在京发布。报告指出,十大核心城市,成都停车最难,此外,武汉、长沙、西安、苏州、重庆的停车难度系数,都要高于北、上、深、广。 夏宾 摄
《2017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大数据报告》出炉:十大核心城市成都停车最难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夏宾)近日,由ETCP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与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推出的《2017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大数据报告》(下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长达近百页,重点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苏州、成都、武汉、西安、长沙等十大核心城市进行大数据分析研究,多维度把脉智慧停车行业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十大核心城市,成都停车最难,此外,武汉、长沙、西安、苏州、重庆的停车难度系数,都要高于北、上、深、广。
研究表明,2017年传统停车位数量达到8000万以上,而停车位的需求数量则高达2.8亿,预测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7亿,供需缺口进一步加大。
资料图。 孟德龙 摄
要缓解停车供需矛盾,光靠加大车位的供应量还远远不够。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停车缺口率达到50%,而平均空置率也达到51.3%,现有的车位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其中,上海和重庆的现有车位使用率分别只有40%和48%。假如能够将这两个城市的车位使用率提升到80%,那么到2019年,即使不再新建停车场,也能满足城市对车位的全部需求。
因此,提高车位利用率对于缓解停车矛盾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新建停车场。
除了供需矛盾突出、现存车位利用率不足,传统停车行业还长期存在“小散乱”的问题,且普遍智能化程度较低,令停车体验和车场管理效率难以提升,加剧了停车难现象。
智慧停车正是在市场需求的强烈召唤下应运而生。报告认为,传统停车场不足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是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智慧停车核心价值在于打通停车场信息孤岛,引导车辆停向空闲车位,有效提升车位利用率,缓解停车难。
除了市场驱动以外,技术发展、政策利好,是驱动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的另外两大因素。
物联网、车牌识别、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停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动力。政府愈发重视停车智能化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密集落地,为智慧停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利好。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具体来看,以商业综合体停车场为例,报告指出,商业综合体停车场在数据上存在三大特征,对应业态三大痛点:高峰期车流量为平均水平的1.9倍,高峰期拥堵严重;日均使用率仅为37%,闲时利用率不高;车主找车时长为平均标准的4-6倍,车主体验亟待优化。
对此,报告提出对应的运营管理优化方案:利用车位引导/夜间长租等方式优化车位配置,提升日均使用率,增加整体营收;通过视频车位引导/反向寻车系统,单车次平均节约10分钟找车时间,优化车主体验;对接商家优免系统,提升其用户管理数字化水平;量化停车行为及用户信息,助力精准营销。
北京通州某商业综合体在采用上述方案进行智慧化改造后,实现人力成本节约40%;车流量增加14%;周转车次提升6%;电子支付率提高了6倍,大幅提升了车辆进出场效率。
此外,报告还从车主角度,针对不同城市、不同场景、不同族群车主的停车行为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旨在帮助提升停车场的建设和运营水准,并为城市规划部门从整体上优化城市交通、改善出行环境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