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孟子,学取舍之道,养浩然之气!-当前信息
《人生的底气》这本书来自《樊登讲〈孟子〉》的课程,我对《孟子》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精讲,但因为体量太大,恐怕大家读起来太花时间,于是从《孟子》中选择与我们的日常最切近的内容,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呈现给大家。希望读者朋友能获得孟子的力量、勇气和智慧。
(相关资料图)
下文从为人/选择/教育等3个角度,选取《人生的底气》中对应的章节,跟着樊登读孟子,学取舍之道,养浩然之气。
1.关于为人:要懂得扩充“四端”
现在是一个网红经济时代,虽然“网红”这个词颇有争议,但我看到很多网红都在传播积极的价值观,分享自己的各种知识和经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利。不过,也有一些网红,为了“红”简直不择手段,对着镜头进行各种低俗的表演,通过各种怪力乱神成名,这到最后伤害的一定还是自己。因为这些行为已经让你丢失了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结果一定是不好看的。
孟子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四端”。其中的“端”,就是萌芽、发端、基础的意思,孟子对这四端”的解释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意思是说,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起点,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初始。一个人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端,就像身体有了四肢一样,说白了,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如果你有了这四端,还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那你就是在自暴自弃,残害自己的本性。孟子这段话其实是说,人天生是有四肢的,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端,就像人的四肢一样,也是生来就有的。一个人只要把这四端努力地扩而充之,不断放大,“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从地下涌出来一样,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甚至足以让你保四海、安天下。
后来,王阳明先生还以“致良知”概括了孟子的“四端论”,认为一个真正具备良知的人,一定是个常怀恻隐之心、明辨善恶、懂得适时辞让、是非关头保持人间清醒的人。作为普通人来说,要时刻做到孟子所提倡的扩充四端和王阳明先生所谓的致良知,并没有那么容易,毕竟能做到这些的,可能已经是道德完善、品格完美的圣人尧舜了。但是,四端又是人人皆可从事的修行之道,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有意识地扩而充之,遇到问题时不要怨天尤人,懂得反省自己,那么它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还是大有裨益的。
2. 关于规律:遵从自然规律,才能万事畅达
任何事情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和规律。如果不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就不会理解其中不可遏制的趋势。古人常说“尊重天道,敬畏自然”,本意就是遵循规律,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社会,如果做了违背规律的事,都很难有好的结果。
作为古代大儒的孟子,对此更是深有感触,在梁襄王向他请教天下一统的根本时,他告诉梁襄王:“不喜欢杀人的人,就能统一天下。”孟子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在当时其实是有违国君所理解的常识的。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在努力加强自己的军备力量,四处征兵、讨伐,尽可能多地杀掉别国的人,才可能让自己获得一块立足之地。而孟子竟说不喜欢杀人的人才能一统天下,显然这与当时各个国家的主张是不一致的。毕竟在当时,你不杀人就代表没能力,镇不住人,这样谁会跟着你干革命呀?
孟子所要表述的,既是自然规律的问题,也是人生规律的问题。当时天下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如果突然出现一个不嗜杀的国君,全天下的老百姓肯定都会等着他来营救自己。老百姓一旦归附于这个人,那就像瀑布的水倾泻下来一样,这股强大的力量谁能挡得住呢?这才是孟子真正要传达的观点。
我在讲书时也多次讲过,这个世界有两种规律,一种是自然规律,一种是社会规律。比如说,我打败了你,你的领地被我占有了,短期来看,这是社会规律在起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一定是自然规律在起作用。就拿秦始皇统一六国来说,秦始皇是个嗜杀之人,杀了很多人,灭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国。表面看,这是以武力、嗜杀实现了“定于一”,似乎与孟子的观点相左。然而如此强大的秦国,却仅仅维持15 年就被灭亡了,最终让天下安定下来的是汉朝。汉朝只在开国阶段打了一段时间仗,到文景之治时便开始让百姓休养生息,不再打仗。所以你会发现,在文景之治之后,汉朝的所有斗争基本都限制在朝廷之内,对老百姓影响很小,这才是真正的“定于一”。那么汉朝的好日子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是到汉武帝之后结束的,因为汉武帝不但好大喜功,还有一个极大的缺点——杀人成性,大臣犯一点小错,他直接就将其处死,毫不留情。在这种状况下,汉朝最终走向灭亡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
人的一生往往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来说,社会规律会在短期内起作用,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得足够长的话,最终真正起作用的永远是自然规律。人遵循了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就会万事畅达;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这种惩罚也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看似是天灾,实际是人祸。
3. 关于教育:想教好孩子,先活好自己
对于很多做父母的人来说,人生中除了健康、事业之外最重要的事可能就是教育孩子了。这不仅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十分关注,还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的语言》的作者认为,“孩子一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健康状况都建立在与父母积极的、相互回应的、礼尚往来的基础之上”。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无法想象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孟子》一书中,也涉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方法,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等。比如,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就曾经问孟子:“都说从古到今,君子不会直接教自己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孟子回答说:“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
意思是说,这些人并不是不教自己的孩子,只是情势上行不通。因为在教自己的孩子时,教的都是正道。如果用这些正确的道理教育孩子后,发现没有效果,那么父亲就会发怒。一发怒,就会伤害父子间的感情,让家庭失了和气。父子间感情不好,家庭不够和睦,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是不利的,这样的教育就失去意义了。
孟子的这一观点在今天也仍然很有道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在家教不好孩,孩子不听话。但同样的话,老师说给孩子听,孩子就愿意听。为什么?原因就在于父母教孩子的那些道理,有一些自己也做不到,比如不能玩游戏、不能拖拉、不能说脏话等,但他们自己却可能会在家里玩游戏,自己做事也会拖拉,也会忍不住说脏话。这时,孩子就会不服:凭什么大人能这样做,我就不能呢?也即“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你要我做这做那,你自己却没有做到呀!于是,之前的教育就失效了。
老师教孩子的那些道理,跟父母教的没有太大区别,但孩子之所以更愿意听老师说的,是因为老师在孩子面前展现出来的都是正能量,老师说给孩子听后,自己也会做到。当然,老师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只不过在孩子面前,他们会把这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掩藏起来,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古人早已深谙此道,所以他们才会“易子而教之”,互相交换着教育孩子,你的孩子我教,我的孩子你教。这样一来,孩子所接触的都是老师善的一面,学的也都是善的道理。与此同时,孟子还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即父子之间不要相互求全责备,要求太多,否则就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幸。我认为孟子这句话说得特别好。我们反思一下,现在有多少家长与孩子之间都在互相“责善”?我就经常听有些家长说,我想让孩子弹琴,别的事都可以不在意,但弹琴必须要坚持,还要弹好,如果孩子不能坚持,我就狠狠地惩罚他。可是,孩子真的喜欢弹琴吗?即使弹好了,未来就要靠这个生存吗?未来一旦人们发明出一种自动弹琴的东西,你的孩子是不是就会因此而失去生存的技能?这就是一种求全责备,结果孩子不但没有从中得到更多快乐,还影响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得不偿失。
那么,我们是不是完全不能够教自己的孩子呢?我个人认为,其实是可以教的,但有个前提,就是你自己一定要先成为一个表里如一、内外一致的人。你希望孩子什么样,自己首先就要做个这样的人,这时孩子才会觉得你是坦荡的、真诚的,与你相处也会更加舒适,学你的样子也会更加自然。
所以,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孟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了,就是不要对孩子要求太多,跟孩子搞好关系,同时努力活好自己,给孩子做好示范。只有你活好了,心中有热爱,眼里有光芒,孩子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你的积极影响,并照着你的样子去生活,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即刻起,您只需上前瞻经济学人APP,即可有机会限免领取本《人生的底气》一书~
参与方式
打开前瞻经济学人APP,进入“我的”——“签到”页面,点击“参与兑换抽奖号”即可参与本期(第103期) 瞻书有礼(注本期开奖时间:2023年1月8日晚22:00),系统将随机抽取十位幸运用户免费送出实体书籍一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