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频道 > 新车 >

破解高速服务区充电难居民小区“建桩难”!2025年建成充电设施20万个-每日消息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时间: 2022-11-26 05:54:13

基本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站“县县全覆盖”、电动汽车充电桩“乡乡全覆盖”……11月25日,《四川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其中确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建成充电设施20万个,以成都为代表的充电基础设施示范地区,公(专)用充电设施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6,居住社区充电设施与私人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5,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不大于1千米。


【资料图】

《方案》从现实出发,贯穿着一系列求真务实、科学规划、破解难题、加速发展的新理念。并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对相关工作提出了实施举措。

立足实际 破解瓶颈

《方案》的亮点之一,是针对一些具有共性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问题提出了破解方法。

针对很多居民社区充电桩安装难的问题,《方案》明确指出,一是针对新建社区,要在新建居住社区固定车位充电设施100%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和配变电设施增容空间;预留安装条件时需将管线和桥架等供电设施建设到车位,以满足直接装表接电需要。二是针对老旧社区,要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老旧社区改造范围,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城市既有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统筹推进。对居民有改造意愿且有条件的老旧小区进行集中配建,其他小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片区式、相对集中、就近建设等方式,按照不低于10%比例配建公共充电车位,建立充电车位分时共享机制,为用户充电创造条件。

对于多次被报道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节假日电动汽车排队充电难问题,《方案》提出,一是优先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出省通道、成都环线及放射线等已营运高速公路路段布局充电基础设施,2023年底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将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及配套专用停车位纳入服务区专项规划,与服务区一并设计,同步建设投运。充电设施车位比例不低于10%,其余停车位预留安装条件。三是加快补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交通枢纽、旅游公路充电基础设施短板,2024年底主要经济干线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达50%,重要交通枢纽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达80%。

“《方案》突出了为广大消费者着想,为行业发展排忧解难、创造有利于电动汽车普及推广的充电设施保障环境的思路,很好地体现政策的初衷。”中南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研究员时蔚然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充分肯定。

节能增效 推广应用

推广新技术,提升电能利用率,一直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的重要方向。《方案》也结合这一方向,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具体措施。

电动汽车双向充电(V2G),是节电“削峰填谷”的重要技术之一。理论上,可以实现车辆在后半夜用电低谷时充电,而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将电能回输到电网,并获取一定补偿的路径。对此,《方案》提出了“一揽子”措施,包括推动车网友好互动。积极推广智能有序充电,落实充电设施峰谷电价政策,引导居民选用具备智能有序充电功能的充电设施参与智能有序充电,优先在成都等地区选取有条件的小区开展试点示范,逐步提高智能有序充电设施建设比例。探索开展“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推动V2G模式发展,鼓励电动车作为灵活的储存电能装置,积极参与电力系统调节。

近年来,国内已经出现多家电动车企换电模式车型,尤其是在一些城市出租车中,使用换电模式可以为运营车辆节约时间,也是可以为运营车辆带来经济效益的一种模式。为此,《方案》表示,要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积极探索车电分离模式,鼓励在公交、出租、物流、港口、矿区等场景建设布局专用换电站,推广换电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创建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鼓励发展电池银行、换电运营公司等新业态,鼓励建设多品牌共享型开放式换电站。

“从V2G到换电模式,都是当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的重要支撑。”招商证券分析师许绍咏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V2G不仅有“削峰填谷”的实际作用,而且还可以在野外、应急状态下提供电力支持的重要功能,在2021年2月美国南部暴雪导致大停电情况下,有电动汽车车主用车上的V2G接口为家庭提供电力,用于空调取暖、做饭和照明,应对危机,这都是这些技术实际应用的案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因此,推广这些新技术会为行业带来一系列的利好。

补齐短板 加速发展

毋庸讳言,目前充电基础设施领域依然存在标准不健全、质量准入、安全责任等不完善的问题。为此,《方案》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

针对标准不完善问题,其中提出,要完善标准规范。制定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等相关标准,明确防火安全等要求。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实施周期检定,完善计量、计费、结算等运营服务管理规范。加强分领域充电基础设施配置标准指导与推广应用,推动主要应用领域形成统一的换电标准。修订全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规范。

以往,其他个别地区曾出现有安全隐患的充电桩、“僵尸桩”流入市场的情况,对此,《方案》明确,要严控质量准入。建立充电设备产品质量认证运营商采信制度,按照国家标准、能源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严格充电设施产品的准入管理。建立“僵尸企业”和“僵尸桩”退出机制,支持优势企业集中运营管理、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方案》强调,要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严格落实相关要求,加强对充电基础设施产品质量、规划建设、场所运营的安全监管。充电设备生产企业对充电设施产品质量负责,充电基础设施投资企业对充电设施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安全负责,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充电设施业主、居住社区管理单位、售后维保单位等对充电设施运营安全负责。建立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溯源机制。鼓励相关安全责任保险推广应用。

“很多行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完善标准规范、严控质量准入、落实安全责任等途径都可以迎刃而解。”时蔚然表示,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已经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期,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重充电基础设施等硬件的保障,也要高度重视标准规范等不可或缺的“软件”的支撑,《方案》抓住了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现实路径,因此对于推进当地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将发挥实际作用,推动这一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标签: 电动汽车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