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特斯拉连撞事件:别急着听信谁,别让舆论声势盖过专业意见-全球热推荐
事故现场
“潮州特斯拉连撞”事件造成2死3伤,虽然公布的事故视频是不同路口监控画面拼接起来的,但是依然让人为那些在场的幸存者们感到后怕。因为对于死者伤者来讲,他(她)们只是正常的出行,没想到却成为事故的受难者。
对此车主表示“行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并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对事发时自己的意识状态和整个行车过程进行了全面讲述。而特斯拉方面则回应称,事发时车辆全程没有被踩下刹车,而电门被长期深度踩下,并一度保持10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车主认为事故的主要责任在于“刹车失灵”,也就是特斯拉方面要为事故负责;可特斯拉方面基于行车数据认定车主“没说实话”,也就是车主“把电门当刹车”踩了。按理说,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专业的第三方意见才是关键,但是就当前的舆论声势来讲,再次陷入立场博弈之中。
以至于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车主当时究竟有没有踩刹车?事故车辆由谁来鉴定?特斯拉车失控与燃油车失控有何区别?伤亡者家属该如何维权?反倒被悬搁起来。一定程度上,舆论层面会天然地倾向于站在车主一边,因为站弱势立场是舆论的特性。
之所以要掰扯这个问题,就在于过往的几次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最后都反转了,也就是车主们事发后坚称的“刹车失灵”原来都是“谎言”。如此强调,并不是认为之前的车主们“说慌”了,就觉得这次事故的车主也是在“说谎”,而是在事故还没有被完全厘清的情况下,舆论层面别急于听信任何一方的说辞。
当然对于之前车主们的“说谎”,这里也要进行区别看待。要知道,之前的车主们除了害怕承担责任的原因,也可能有来自感觉和记忆的错乱。也就是说,在慌乱中“把电门当成刹车”这种事情是存在的,因为在很多燃油车事故中,“把油门当成刹车”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于此就算这次事故中的车主再怎么强调自己“没踩错”,还是要等专业意见出来后再评判,至于特斯拉方面的回应,同样也是如此,也需要通过专业意见进行评估。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让事故定性提前走向舆论审判。
不过作为车辆知识、车辆安全地探讨,相关的车辆专家是可以站出来客观评价的。从某种意义上,跟特斯拉车有关的交通事故之所以总被人们热切关注,就在于作为电动车行业的先驱车企,它的任何动静都会被认为是整个电动车行业的动静。
如此之下,如果不能客观地对特斯拉车所造成的事故进行定性,那么很容易对整个电动车行业造成负面冲击。因为在之前的特斯拉刹车事件未定性前,舆论层面就出现过“电动车不靠谱”的呼声,直到事件反转之后,人们才打消这种疑虑。
另外,排除“把电门当刹车”的情况,回到“刹车失灵”的问题上,到底是“操作不当失灵”,还是“系统故障失灵”,这都需要很专业的认定进行。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谈论安全问题,性能优劣,以及跟燃油车的对比才有意义。否则笼统地基于个案就认定“电动车不靠谱”,不只是对特斯拉方面有失公允,对整个电动车行业也是不公平的。
说到底,在面对个案的定性上,除却要基于过往的类似案例进行比照,还要基于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也就是既要站在数据反馈上进行结论,也要基于事发前、事发时车主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唯有如此,才可能进入更客观的定性序列。
因此说回车主和特斯拉方面的初步回应,只能说双方都在强调更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至于谁讲的是真相,在专业意见还没有给出的情况下,确实不太好下结论。而这种情况下,只有媒体不盲目的带节奏,公众才能不盲目的扎堆。
与此同时,面对这样惨痛的交通事故,没有人会觉得它该发生。尤其是死者的家属、伤者及伤者家属,肯定是希望真相早日被澄清。因为只有责任落定了,他(她)们才能得到应有的赔偿和抚慰。这也提醒我们,在责任认定上,不只是简单甩锅的问题,还是关乎最终谁要负责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舆论层面更应该谨慎介入,否则很容易造成“二次误伤”。
并且结合过往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反转的情况,也要对车主的说辞进行谨慎评估。因为在排除“异常驾驶”(酒(醉)驾、毒驾、自杀、恶意)的情况下,如果车主只是操作不当造成事故的,如何定责应该给出合理范式。唯有如此,才可能让“反转”少一些,承担多一些,才可能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让“受难者”最先被关照到,而不是车企和车主的各执一词最先被推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