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频道 > 装饰 >

离自动驾驶又近一步!日产在苏州搞出行服务,为啥要选文远知行?

来源: 搜狐汽车 时间: 2023-01-23 12:44:02

11月6号,在第五届我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日产汽车宣布成立日产出行服务公司,新公司的总部设在苏州,开展出行服务和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运营。背后的自动驾驶技术提供方是文远知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7年成立的文远知行,现在估值已经达到了44亿美元,早期主要布局封闭路线的自动驾驶,比如自动驾驶小巴、环卫车、货运车。在2019年就开始大胆推进城市道路的项目,在广州小范围地运营了Robotaxi车队,迄今为止已经顺利运营了1000天。

1933年成立的日产汽车,在燃油车时代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丰田的发动机省油、日产的发动机稳定"是车主对日系汽车的一贯评价。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日产是最早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日本公司,自1947年以来,日产推出了12款纯电动车。

日产1996年推出的PrairieJoy是全球第一款搭载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虽然性能很好,但在日本总共只销售了30台。

在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下,日系汽车集体掉队了。在产业转型的上一个关键的10年,我国政策倾向选择了电动车,而日本选择了氢能源和油电混和动力的技术路线。如今传统的日系三强丰田、本田和日产在纯电时代已经从领导者变成了追赶者,在技术上都丧失了优势。

我国企业反倒领跑了这一轮的技术变革,所以我们看到一个趋势,现在海外车企已经纷纷放下身段,跟我国的科技企业合作了。前不久德国车企大众选择跟地平线合作,漂亮国车企通用投资入股Momenta,这次文远知行成为日产的技术提供方,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认为这背后有三个重要意义:

第一,这是我国科技企业得到海外主流车企认可的证明。

前面提到日系车企错过了电动化的浪潮,已经落后了一个身位,那么就必须寻求有技术研发实力、能够补足自身短板的合作方。越来越多的我国科技企业通过投资入股或者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跟海外企业合作,这说明咱们我国企业也能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参与到全球化的合作中来。

第二,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和拥抱创新的环境,是先进科技的很好的试验田。

根据统计,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长沙在内的40余个城市已经在积极落实自动驾驶相关政策,开放更多的测试道路、建立自动驾驶示范区。

不光一线城市,合肥今年9月发放了首批自动驾驶商业运营牌照给四家企业。其中,百度的萝卜快跑提供Robotaxi出行服务,白犀牛提供生鲜和商超的无人配送服务,智行者提供无人的城市保洁、地面清洁服务,新石器则是在合肥投放自动贩卖车,行人招手即停,手机扫一扫就能在车里购买各种商品了。

这么多城市在积极引入无人驾驶,苏州肯定不能缺席了。这次日产布局苏州,也能进一步带动苏州的自动驾驶应用。对于日产来说,电动化已经落后,但有可能借助下一个智能化和出行服务的时代实现弯道超车。

第三,外资企业积极入股我国科技企业,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会更激烈。

跟文远知行做类似业务的公司涌现了不少,还有小马智行、元戎启行、百度等等,大家都在争相申请无人驾驶牌照。竞争更激烈的是卡车货运,包括嬴彻科技、智加科技、图森未来等超过十家企业都在抢夺这一块市场了;此外,京东、菜鸟也加入其中,自研无人卡车物流货运。

无人配送物流这个赛道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了。毕竟商用车比乘用车会更快落地,是自动驾驶低垂的果实,很难说放弃就放弃。别忘了还有很多其他的像港口、矿区、园区、机场等细分场景,还有更复杂的乘用车市场,都有不少的企业瞄准了这些细分赛道。

但是目前来看,自动驾驶的前景受政策影响大,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何时能实现盈利尚不清晰。现在是每个一线或二线城市都有自己深度合作的企业,互相的数据并没有打通、规则也不通用,未来何时能够打通还没有定论。

比如,未来会不会出现能一统全国的自动驾驶运营商?国家是否会统一进行管理、统一发放牌照?自动驾驶技术也在不断迭代变化中,谁会首先突破L3的瓶颈,甚至达到L4的水平?未来变数依然很大。

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慢慢修正。文远知行的CEO韩旭在11月8号的采访中就提到,自动驾驶确实是一个烧钱时间久、投资周期长的赛道,好在投资人都很理解和支持,就算公司没有任何收入,目前的现金储备还可以支撑6到7年。

标签: 无人驾驶 日产汽车 投资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