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建筑科技产品亮相 共筑智能人居新未来 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在桂林启幕
9月15日,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在桂林市开幕,展览以“智建未来 共享美好——中国—东盟携手构筑人居典范”为主题,全面展示中国—东盟在建设领域的交流历史及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产品。
在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现场,观展人员络绎不绝
【新华企业资讯9月18日】9月15日,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在桂林市开幕,展览以“智建未来 共享美好——中国—东盟携手构筑人居典范”为主题,全面展示中国—东盟在建设领域的交流历史及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产品。
此次展览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及桂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设置中国—东盟合作成果、“好房子”、智能建造、智慧住建、城市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和户外等7个展区,并邀请到来自柬埔寨、越南、泰国和老挝等6个东盟国家的22个企业参展。
智能家居成亮点 “未来家”触手可及
本次科技展的7大展区中,“好房子”展区的各类家居服务智能服务,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
“小艺,我去上班了。”随着工作人员一声指令,展台内的智能家居系统立即启动“离家模式”:灯光逐渐熄灭,窗帘缓缓关闭,空调自动调至节能状态,安防系统全面启动。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音控制,而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习系统。”据中国建筑“好房子”展区的现场讲解人员介绍,“系统会记住用户的生活习惯,甚至能够预测用户需求,比如根据天气自动调节室内湿度。”
“这是我们的陪伴机器人,在小区里不仅可以提供导航服务,还能进行人脸识别,自动跟随业主散步。”南宁聚象科技展区工作人员向现场的观众演示机器人展品,“这里还有一个辅助机器人,可以根据各种指令自动完成任务”。
参展观众亲身体验智能设备
在智能家居展区,市民黄先生正在体验智能客厅系统。“只需一个指令,灯光、窗帘、电视、空调全部自动调节,太方便了。”黄先生说,他最近正在装修新房,专门来看展寻找灵感。
展会现场,像黄先生这样的普通市民不在少数。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这是专业展会,但特意设置了大量互动体验区,就是希望让高科技从“神坛”走向普通家庭。
很多观众参观后表示:智能家居技术令人惊叹,这将极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绿色智能驱动建筑革新 科技融合催生行业新引擎
观众观看施工机器人作业演示
在智能建造展区,深圳博匠展出的数款协作施工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围观。“通过智能控制,这个机器人在钢筋焊接方面,比传统的人工操作,更精准。”现场的技术人员介绍,在施工实践过程中,效率和安全性能也更高。
你能想象,用竹子来制作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吗?本次科技展的城市建设展区内,由中铁十八局集团展出的一款“竹缠绕复合管廊”让人大开眼界。工作人员说,与目前钢筋混凝土筑成的综合管廊不一样,竹缠绕复合管廊是以竹子为基材,结合热固性树脂胶黏剂,通过缠绕工艺制成的新型地下管廊,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抗震抗沉降等特性,也契合东盟国家气候环境特点。
据中铁建竹缠绕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中正介绍,竹缠绕复合管道已应用于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广西玉林雨污管网等项目,在内蒙古石墨烯产业园、山西大同管廊工程中也投入使用,这些案例都充分验证了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
建筑科技连接中国—东盟 智能城市共建共享
本次展会不仅仅是对建筑科技成果的呈现,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落实政策对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平台。
“现场看到了建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在建筑各方面的应用,实现了智能监测,很多东盟国家包括新加坡都可以向中国的企业学习借鉴。”参观建筑科技展之后,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楚剑表示。
参展企业代表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雷鹏说:“东盟市场不仅有坚实的基础设施需求,更与我们‘绿色、数字、智能’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未来,我们将在东盟加大投入,不仅输出技术,更注重人才培养和合作共建,坚持把中国数字建造的成功经验与东盟发展机遇结合起来,与东盟伙伴携手推动区域建筑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建筑行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这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机遇。”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党委书记范华表示,“通过科技展这个平台,我们能够分享经验,对接需求,共同推动区域建筑科技的进步。”
广西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哲表示:“此次建筑科技展呈现出企业实力强、技术理念新、展品特色鲜明三大突出特点,为中国与东盟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合作提供有力支撑,也将为东盟国家城市建设提供宝贵借鉴,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紧密合作、互利共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