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涛与江南丝竹音乐考述-天天速讯
今年是我国民族音乐家、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甘涛诞辰110周年。他创立了中国近现代第一支民族管弦乐团;作为“南胡圣手”,培养了一大批著名二胡演奏家;收集整理大量江南丝竹音乐素材,创作一系列作品,为江南丝竹音乐保护与传承作出重要贡献;集结南京地区音乐家,创立“南京乐社”;带领南京地区相关音乐家,开创南京高校民族音乐专业教育先河……
(资料图)
甘涛的一生正处于中国社会经历大变革的时代洪流之中。近代以来,中国传统音乐人都面临着中、西音乐道路的选择。甘涛亦不例外。他选择坚守传统文化立场,守望“江南丝竹”。可以说,甘涛“为传承和发展江南丝竹音乐作出了他人无法替代的贡献”。
清末民初,一些具有良好传统音乐基础与丝竹音乐修养的士绅和知识分子汇集于环太湖流域,尤其是在吴文化氛围浓重的“姑苏”地区和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相约为自娱性“乐社”“乐会”……使“民俗性”丝竹乐逐渐演进成为一种“雅集性”丝竹音乐演奏形式。学者伍国栋这段话表明,历史上南京是江南丝竹主要流行地和传播地之一。南京自古以来即有蓄养各种家乐班的传统。
甘涛1912年5月出生于南京。据其胞妹甘纹轩回忆,二哥甘涛4岁即登台“工工四尺上”地朗朗唱曲。“不仅稚声明亮,且唱做自如,落落大方,此情此景令当时的亲朋两眼为之一亮,彩声不断。”甘纹轩说:“我们兄妹中最有灵性的当数我二哥,我不知多少次听亲友们描述他四岁时(虚年龄),不仅登台高唱,而且能随着伴奏的调门及节奏的变化来改变他稚嫩的嗓音……”
作为二胡演奏家,甘涛年轻时就被誉为“南胡圣手”。他出生于南京著名的“京昆世家”——甘氏家族。甘氏家族乃书香门第,家庭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艺术氛围。甘涛自幼饱受家庭环境良好熏陶,先后学习了笛子、胡琴,以及吹、拉、弹、唱等,尤擅长胡琴,对不同种类的传统音乐广泛涉猎,自民歌小调至京、昆曲牌,进而涉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以及刘天华乐曲等,此外,在昆曲方面他亦有较高造诣。幼年时,甘涛家中常聚伶界精英,切磋交流京昆艺术,研讨江南丝竹音乐,并常年聘请家庭教师以补充学校教育之不足,特别引导子女学习戏曲、音乐。
甘家大院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便成为南京地区文人音乐家雅集的最重要地点,像梅兰芳、爱新觉罗·溥侗这样的文艺界名流,都是甘家大院的常客。甘涛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江南丝竹音乐对他的影响可谓是深入骨髓。而甘涛后来也不负众望,在江南丝竹音乐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到了多个“首次”。首次对“江南丝竹”的形成及本体特征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首次系统性整理和归纳“江南丝竹”流传曲谱;首次系统性整理“江南丝竹”乐器演奏记号和符号。由于其在江南丝竹研究领域所作的特殊贡献,甘涛被后人誉为“江南丝竹大师和活词典”。
甘涛的第一位二胡老师是家中的一位木匠吴阿大。从这位民间艺人那里,他学习并掌握了江南二胡演奏的基本技巧与风格。另一位老师则是清朝末年的著名京剧琴师徐兰沅(1892-1977)。徐兰沅曾被梨园界誉为“胡琴圣手”,曾为晚年的谭鑫培操琴,更是梅兰芳鼎盛年代的琴师。由于甘家是京昆世家,且财力雄厚,因此,全国各地的京昆名角每到南京,基本上都入住甘家大院。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京剧大师梅兰芳及其琴师徐兰沅等都是南京甘家大院的座上客。甘涛在抗战之前就有很多机会向徐兰沅学习京胡。开始时,他跟徐兰沅学拉京胡,后和徐兰沅一起给梅兰芳拉戏。因此,甘涛学习了很多梅派的戏,还曾用简谱或五线谱记录了梅兰芳的唱腔。据甘涛学生李家振回忆,古琴艺术家王生香曾对甘涛的京剧伴奏给予较高评价,称其伴奏和演唱配合得十分和谐,其润腔韵味十足,起到了很好的托腔作用。这也许同甘涛扎实的江南音乐功底有很大关系。伍国栋曾指出,由于胡琴类弓弦乐器声音“柔曼婉扬”,富于歌唱性,适宜配合人声歌唱而为之“包腔”和“修润”。显然,甘涛为京剧伴奏,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江南音乐中二胡演奏的包腔、润腔等手法。
1931年,甘涛考入上海音专学习小提琴,借鉴小提琴教学规范、系统的优点,结合二胡教学实践,总结出二胡弓法的“十要”,二胡换把、移指、音准、节奏等演奏原则。在二胡的持弓、运弓、揉弦等方面,甘涛也吸收借鉴了小提琴和民间音乐的优点。如他将小提琴的把位以及小提琴与京胡的运弓等运用于二胡演奏中。他将二胡的整弓分为五个部分(以往通常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均有不同的表现力。借鉴小提琴演奏经验的同时,甘涛不忘在传统音乐与民间音乐中汲取养分。如在持弓方面,他融合了戏曲二胡(持弓较灵活)与民间二胡的持弓(持弓方法不够灵活,但演奏声音很扎实)方法。因此,甘涛独创的运弓方式与学院派持弓方法亦有所不同。在揉弦方面,甘涛将小提琴的揉弦以及民间二胡的滚揉运用于不同的乐曲中,以更好地表达音乐内容。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涌入,让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受到极大影响。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融合中西、守正创新,是民族器乐音乐发展的重要途径。刘天华等人“作出了开创性的奠基工作和较为成功的尝试”,以郑觐文为代表的“大同乐会”,倡导“复兴雅乐、创改乐器、改编新曲”。而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支专业民族管弦乐队,当追溯到1935年在南京建立的“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国乐队”,甘涛便是这支国乐队建立的倡导者和主力成员。
音乐组中河北人高子铭擅长笛、笙、箫、管子、唢呐等吹管类乐器,甘涛等人便尝试在南方丝竹乐中融合北方的吹打乐,创编了不少作品,扩大了丝竹乐队的编制,拓展了演奏作品的风格,这也为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支民族管弦乐队奠定了基础。
同时,甘涛等人由于受到过西方专业音乐的教育,加上他有工科学校教育的背景,他“会同陈济略、黄锦培等人创制大胡、低胡和低音阮等乐器,填补了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中低音乐器空白”。同时,甘涛等人首次将十二平均律运用到乐器改革中来,改良弹拨乐器,增加扬琴音位,补全半音,采用六项十八品琵琶;吹管乐器中引入新创制的十一孔新笛;确定标准音A作为乐队定音。
新中国成立后,甘涛创立了“南京乐社”,坚守文人音乐传统。1954年,他集结了南京一批著名民族器乐演奏家、昆曲艺术家和优秀民间艺人,成立“南京乐社”。甘涛被公推为首任社长。乐社一开始更多的是为甘涛、甘鑫、夏一峰、王生香、赵云青等传统音乐文人“雅集”活动之用。甘涛既是南京音乐界深孚众望之人,同时有多个社会兼职,还是高校教师。在他和乐社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南京乐社”于1957年归南京市文化局领导。随着乐社规模逐渐扩大,乐社逐渐分为三个组:民乐组、古琴组和昆曲组。1980年乐社恢复活动后,由于众望所归,年近70岁的甘涛再次担任乐社社长一职,其晚年仍为乐社的发展而奔波。
甘涛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是维系与推动“南京乐社”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乐社”同时也成为甘涛等弘扬传统音乐的媒介。如杨曦帆教授所言,甘涛作为一位杰出的社会音乐活动家,通过“南京乐社”推进了民族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使得“南京乐社”成为江南音乐乃至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甘涛带领“南京乐社”成员创作、排演民族音乐作品,收集、整理民间音乐素材,参与一系列社会音乐活动。虽然出身名门,甘涛的生活非常俭朴,而许多生活上有困难的朋友和学生,都曾接受过他的资助。在民族器乐演奏与教学方面,甘涛成绩卓著,培养了陈耀星、朱昌耀、卞留念等诸多知名二胡演奏家。
以甘涛为代表的传统音乐人,自觉从前辈那里继承了传统的衣钵,协调“传统与现代”之优点,兼采“东方与西方”之所长,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自信。
(作者:余鑫吴娜娜,单位分别系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淮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