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视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两年过去了,这项工作进行得怎么样,农村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还面临哪些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扁担“退休”了,农户用上水冲厕所
干净卫生,住着舒坦
“拆掉?不行!还要用来浇菜呢!”去年8月,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道场浜村村民沈树强站在自家院里的露天旱厕边上,想都没想,一口回绝了上门劝说他改厕的村干部俞建伟。
俞建伟告诉记者,道场浜村属于半山区,一直延续着用粪水浇地的老习惯,全村陆续建了15个公共旱厕,有的村民就连家中还保留着这种老式厕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厕是“细胞工程”,也是头等大事。俞建伟多次登门劝说,沈树强终于签下了同意书。如今,沈家的小院变了模样:院门口摆上了一盆盆绿植,虎头茉莉吐着芬芳;角落里,原来的旱厕填上了,腾出的地方圈养了几只鸡,鸡粪用来沤制肥料,解决了老沈的浇菜难题。
无独有偶,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大峪镇北涧沟村,71岁的农民苏林峰正张罗着把原来的扁担、铁桶、粪勺收起来。“今后再也用不着挑粪浇地了,夏天挨熏、冬天挨摔。”苏林峰一边感慨,一边让儿子给自己拍了张挑着扁担的照片,留作纪念。
“现在跟城里人一样用上了水冲厕所,这些扁担都‘退休’喽!”走进苏林峰家的卫生间,墙壁、地面都铺了白色的瓷砖,水冲马桶、热水器等一应俱全。“屋里屋外,干干净净,住着舒坦!”他说。
“改厕的关键在于改水,一是自来水的供给,二是下水道的铺设,三是污水的集中处理。只有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才能像城里人一样用上水冲式厕所。”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局长张清强介绍,2019年,峰峰矿区启动全域污水治理,目前区内农村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普通农户几乎都用上水冲式厕所。分局水环境管理科科长田明告诉记者,他们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主城区周边村庄并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靠近中心镇的村庄就近并入两家镇污水处理厂;剩余120多个村利用高低落差的地形,用高差势能代替电能,利用无动力生物处理池,将处理后的污水直接用于灌溉农田、林地,实现了资源化回用和污水就地处理。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李伟国表示,近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农村“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村庄面貌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全国90%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东部部分地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0%;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全国84%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村庄美得像幅画,农家乐引来八方客
环境变好,荷包更鼓
“村里美了,心里更爽快!”走进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木马村,蜿蜒入户的道路干净整洁,两旁是葱葱绿意,远处是巍峨青山。村民凌贤荣高兴地说:“污水处理让巷道更整洁,还用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厕所。村庄美得像一幅画,大家心气十足,都想着怎么把日子过得更好!”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郑向群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农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更长远的影响则是对农村产业振兴和农民精神风貌的提升、促进作用。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逐步完善,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生活,农民工愿意返乡,年轻人愿意留下,外面的人才也能吸引过来。另一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了农村营商环境,为吸引人才、资金和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发挥极大的作用。”郑向群说,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思想意识也在逐步提升,主动维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逐步适应和融入现代生活方式。
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村民们就尝到了“梧桐花开凤凰来”的甜头。
这两年,蜻蜓村以改厕为切入口,污水管网覆盖全村,家家房前屋后栽树种花,8000多株丁香、云桑、连翘花团锦簇。“每年6月,薰衣草盛开,村里也热闹起来了!”村民张月富和好友陈金利原本在城里的餐馆打工,几年前,俩人回村里合伙开办了农家乐,“开张第一天就来了20桌客人,当天的营业额达到6000元。”
村支书马元告诉记者,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旺季时每天都有2000多人来村里游玩。乡村美了,不仅引来了人流,还吸引了资本。在一次农博会上,马元认识了甘肃名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何仁。经过多方考察,何仁在村里流转了300亩土地,先后投资9000余万元,建设了集农事体验、垂钓休闲、住宿度假于一体的农村风情运动休闲中心。企业的入驻,给蜻蜓村注入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对于未来的好日子,马元和村民们信心十足。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产城融合中心主任、研究员陈伟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第一抓手。消除农村厕所粪污、生活污水和垃圾带来的环境脏乱差,不仅能够切实改善民生,还有利于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即使到203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仍有超过3.5亿人生活在乡村,必须把农村环境治理好。”
垃圾分类赢积分,环保屋里实惠多
“用”“管”结合,重在长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专家也表示,由于我国农村面广人多,各地发展不均衡,还存在技术人才支撑不足、资金投入缺口较大、群众动员不够充分、长效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
郑向群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前还缺乏简单实用的技术与模式,一些地方简单移植城市或其他农村环境治理的技术模式,容易造成水土不服。此外,人才短缺也是大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仅是个力气活,还是个技术活。以农村改厕来说,无论是专业施工队伍,还是农民自主投工投劳,普遍缺乏技术指导和培训,导致新改的厕所质量不高;对农村污水治理来说,工程设计和建设技术含量高,农村普遍缺乏能够正常操作和管护的专业人才;对垃圾处置来说,光是一个垃圾分类收集,没有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农民就难以做到。”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何斌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看“整”和“治”,更要看“用”和“管”,整治工作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构建长效管护机制,让人居环境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那些取得良好成效的美丽乡村,都很注重管护机制的建立。
在吴兴区道场乡,每周二和周四是党员干部的“固定下村日”,分别到联系村和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及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活动。
啥是易腐垃圾,啥算其他垃圾?过去,村民谁也没有概念;经过党员的科普宣传,大家都一清二楚。“菜叶子属于易腐垃圾,旧电线属于其他垃圾,再也不会搞错了。”垃圾分类实施以前,钱山下村村民费晓平的家门口经常堆着许多杂物,如今他不仅学会了垃圾分类,还常常主动宣传环保知识。
“滴——”一辆环卫清运车停在费晓平家门口,保洁员对门口两个贴着不同标签的垃圾桶扫码、称重、收集,相应的信息和积分落到各家垃圾分类账户。
“从7月份开始,村民们就可以使用环保积分兑换生活物品了。”钱山下村党支部书记李培贤介绍,村里从第三方公司请了5名保洁员,3名负责垃圾收集、清运,2名负责河道保洁。为了提高村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村里还设置了环保屋,采购了洗衣液、纸巾等一批生活物品,村民们可以凭借积分兑换。
郑向群建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当发挥政府、农民、企业和社会力量等多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农民参与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个大市场,潜力巨大,要进一步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真正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局面,让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李伟国告诉记者,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也将继续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今后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强化政策支持、督促激励和技术支持。“今年,中央财政还专门拿出4亿元对整治成效显著的地方进行激励支持,我们也启动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随手拍,发布了农村户厕改造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建立农村改厕技术咨询云平台,组织编制了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指南,并遴选了9种典型模式,多措并举,确保今年底按时保质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