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4拍揽金125亿元!央企民企频繁出手成都
康为/发自北京
短短10天,成都举办了4场土地拍卖活动,吸引了众多房企参与,累计成交金额达125亿元。这些拍卖活动不仅吸引了央企关注,民营企业也频繁出手,表现出对成都房地产市场的强烈信心。
7月26日,成都市中心城区迎来了本周第二场土地拍卖,共推出4宗住宅用地,总出让面积约12.6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起拍价12.34亿元。
最终,经过竞拍,这4宗地块中有2宗以溢价成交,2宗以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12.38亿元。双流区九江28亩宅地、双流区三里坝28亩地块均由成都嘉禾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嘉禾兴)&成都空港兴城投资有限公司(空港兴城)微溢价摘得;温江区光华新城44亩地块由成都鱼凫城产实业有限公司(鱼凫城产)斩获,青白江区城厢镇89亩宅地由成都市智汇新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拿下。
值得注意的是,嘉禾兴虽然是本场唯一一家民营企业,但在成都房地产市场并非新手,在成都已有多个开发项目,仅在2023年就拿下过双流区86亩宅地。
这次土地拍卖已是成都自7月17日以来进行的第4场,总出让宅地16块,这10天的成交金额达到上半年成交金额的一半。同时,2024年上半年未在成都露面的中海、保利等央企也纷纷在本月下场拿地。
从成交情况来看,成都在今年上半年共成交住宅用地36宗,合计116万平方米,成交规模(可建面积)251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11亿元;拿地企业包括中海地产、中国金茂、中国铁建等央企,锦江统建、空港置业等国企,以及龙湖集团、滨江润达丰、新绿色置业、甘肃中鹏等民企。
中指研究院四川分院认为,成都市场韧性仍在,高价值地块仍受企业追捧。进入2024年下半年,企业以销定投逻辑进一步强化,战略重心进一步向优质地块聚焦,在这个节点仍有民企举牌并且获得土地,折射出成都土地市场和商品房市场的健康程度仍较理想。多元化的拿地主体也会为成都贡献多元化的产品,有利于高品质住宅建设的落地。
不过,成都房地产市场依然有隐忧存在。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6月份,成都新房成交量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16%;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下降17%,同比下降7%。克而瑞四川数据亦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成都新房狭义库存面积为1687万平方米,处于全国前列。虽然成都库存量较高,但因月均流速较大,去化周期仅13.8个月(按近一年流速测算),是全国各重点城市里少有的去化周期低于15个月的城市,是比较“健康”的。
如以成都天府新区一季度统计存量来看,去化周期长达28个月(以3’去化周期计,3’去化周期=库存量/近3个月的月均销量),截至今年上半年,去化周期仅需8个月,区域市场健康度大幅提升。当然,这也受到个别特殊楼盘集中成交影响。
而在不同区域市场健康程度不一,如成都5+2区库存超2年的房源相对较少,尤其以锦江区为标杆——锦江区整体供应不多,供应大多数房源基本在1年内去化,因此库龄1年以上房源量较少,区域市场健康度高。
土地拍卖也是如此。截至今日,成都市场上楼面价超过每平方米2万元的地块数量已累计达到16宗,其中7宗是在今年上半年成交的,分布在锦江区林家坝、三圣乡驸马等去化周期好的区域。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成都市场地价适中,投资利润有空间,尤其是在新一线城市中,年轻人的需求为市场提供了强劲支撑,吸引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同时,一些企业由于债务压力较小,深耕区域市场更有市场竞争力。
根据公开消息,7月30日成都还有3宗宅地要拍,各企业亦在关注土地与市场动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