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改革春风,促全会精神落实
在历史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以巨大政治勇气和智慧,发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团结带领14亿中国人民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绘就了深化改革的伟大目标蓝图,下一步,关键是把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行动中。
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市更新是深化改革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也关系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7月17日,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的信息显示,全国目前已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超过6.6万个,完成投资2.6万亿元。其中,围绕既有建筑改造利用,目前已改造78亿平方米建筑,进一步提升了建筑安全和节能水平。围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去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7万个,加装电梯3.6万部。今年前5个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已达2.26万个。
不止如此,全国已实施完整社区建设项目2900多个,精准补齐“一老一幼”设施3500多个,更新改造老厂区、老商业街区等2600多个,建设和改造医疗、体育、教育、文化设施近1.5万个,改造城市燃气等各类管道约10万公里,修复城市破损山体4.97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城市绿地3.4万公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也成为了世界上既有房屋最多、房屋建成年代最集中的国家。2022年,我国城镇既有房屋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接近20%,意味着这些房屋将进入设计使用年限的中后期,预计到2040年前后近80%的房屋将进入这个阶段。而截至2023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6.16%,超过9.3亿人生活在城镇。
目前,一边是不少城市出现了既有基础设施老化、老旧小区房屋破旧、配套设施差、公共绿化不足等问题,超大城市房屋老化问题更为严峻,而且这些城市存在大量城中村、村级工业园,建筑及人口密度极高,房屋违建、功能改变等情况较为普遍,房屋维护和安全管理问题更为严峻。另一边是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不断产生新需求、新期待,城市更新已是城市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正在成为破解城市问题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从大局来看,城市更新不仅关系扩大内需、增加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还关系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民生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从落实来说,城市更新要以挂帅出征、以实干精神继续推动深化改革与全面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决定了城市更新是经济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途径之一,更是实现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手段。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万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人均GDP迈过1万美元大关时,消费升级的进程会显著加快,人们对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需求将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因此,城市更新工作更加需要精准对接人民群众需要。
粗略统计,全国已有上百个城市成立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大到北京、上海,小到云南玉溪、广西蒙山县等多地出台了城市更新条例、管理办法、指导性文件和各种支持政策。住房城乡建设部也多次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完善房屋体检、养老、保险等基础性制度。我们以为,各地应积极将城市更新与城市体检工作相结合,按照“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的模式全面查找城市的短板问题,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朝着精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城市更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群众等各方联动形成合力,才能收到最佳实效,眼下最关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而强劲的动力支撑,同时加快推动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以及“四好”建设目标的统筹完成,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增添力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