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教育频道 > 动态 >正文

“小手牵大手”——巴中市各学校普法出校园

时间:2014-10-27    作者:王军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我们不仅仅是要提升全校师生们的法律素质,也要让学生带法回家,普法上街头,进社区,面向社会。”近日,记者走进巴中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巴中二中”),副校长黄金介绍该校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时说到。

  作为依法治市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四川省巴中市在教育系统大力推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开展“法律进学校”专题活动,同时创新开展了“小手牵大手”学生“带法回家”、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建立起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为辅“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家长学生互动学法,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落后偏远地区老百姓的法律意识。

  普法有必要性 探索阶梯式普法教育

  据了解,巴中市教育部门根据全市学校的构成情况,实行小学、高初中阶梯式普法教育。巴中市第二中学是巴中普法教育的典范,也是先行者,该校位于巴中主城区,地处闹市,学校师生达8000多人,是一所超大规模的普通初高中。近年来,学校以文化教育为中心,坚持以法制校,校风校纪在社会上有口皆碑,是四川省、巴中市“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零犯罪”学校。

  “我们学校情况复杂,管理上存在极大的困难,法制教育是我校的重要工作。”副校长黄金告诉记者,巴中二中的法制教育一开始是从学校安全管理角度出发,但随着相关工作的开展,也摸索出一条普法教育模式,为全市法制教育提供了一份借鉴。

  由于初高中生分属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育处于不同的层次,生理、心理各有特点,其知识结构、认知和辨别控制能力、人生阅历、生活经验等存在较大差异,鉴于此,巴中二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

  “对初中学生采用故事教育法集中宣传教育《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对高中学生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础上,适当拓宽普法范围。”黄金介绍说,学校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把握年龄节点,实行梯级普法、分层递进教育。

  对于学校开展的法制教育工作,该校高一一班班主任张彦认为,“法制教育有必要性、对青少年普法具有及时性,青少年正处于性格、观念养成时期,普及基本的法律常识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手牵大手” 普法上街头进社区

  巴中市各学校通过青少年法制宣讲、法律常识普及、法律知识竞赛、体验教育活动、警校共育、周边环境整治、平安校园等一些列具体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氛围,把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如此,通过“小手牵大手”学生“带法回家”、上街头、进社区等方式,起到了家长、社区居民和学生一起学法的作用。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就能做好的,更多的时候必须要家长参与,家长的以身作则很多时候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巴师附小”)校长赵茂森觉得,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必须要求家长监督,也要相互督促。

  据了解,巴中市各学校密切家校联系,学校除积极做好家访工作外,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设立家校联系卡、举办家长开放日等,向家长宣传法制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对家长的教育来达到提高学生法律素养的目的。

  “现在孩子回到家里,告诉我们一些法律常识以及正确的行为养成习惯,作为家长,我们也会不自觉地纠正自己不正确的观念。”学生家长杨波告诉记者,由于自己长期跑业务,缺乏与孩子的交流,担心孩子的发展,学校的一些普法教育活动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完成,不仅多了对孩子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守法意识。

  赵茂森认为,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回到家里,走上街道,宣传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常识,为提高落后偏远地区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