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孙晓晖老师上修身班会课
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如果说“修身课”致力于让棠外的学生成为“有孝敬心、诚信心、自信心、责任心、同情心和感恩心”的有心之人,那棠外以活动为载体,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的素质教育理念,则致力于让棠外学子成为“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有特长”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并不仅仅只培养高端人才,如果每个学生都考入北大清华,那就会形成田无耕者、工无善者的局面。”闫守智说,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个体因差异而异彩纷呈,“平凡的大众脸”只有被淘汰,棠外的特色教育拓展多元成才模式,让棠外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便找准了人生的方向。
1月21日晚上,棠外附小一年级家长义工课堂上,一学生家长带领学生们领略了“舌尖上的美味”。这位家长展示个人作品,并介绍了寓意深刻的菜名后,从美食的起源和发展、传统佳肴、各地除夕年夜饭、新年第一餐、饮食健康等方面给学生们进行了讲解。活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观,还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意识。
在棠外,不管是小学还是初高中,每个学生每学期都会经历很多次这样独具特色的活动,用活动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让每一位学子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品味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位学生能练就一身好本事,实现人生的飞跃。在棠外,小学的课余兴趣班新颖丰富,多达43门,包括舞蹈、漫画、剪纸、网球、中国象棋、围棋、跆拳道、抖空竹、机器人、种植等校本课程;初中开设了社会观察、种植、摄影、摄像、播音主持、烹饪等46门课程;高中开设了国学课和以学科竞赛为主的校本课程。“志譞”是文学社的名片,《春晓》和《巴中棠外校园报》是笔耕的舞台。在此基础上还有海棠诗社、话剧社及英语话剧社等社团,并把每年的10月、11月和12月分别确定为诗歌艺术节、戏剧艺术节和英语文化节,让学生大胆尝试诗歌创作、课本剧的改编和表演、经典影视剧的配音等。
在艺术教育方面,棠外一直坚持走“常规+特色”之路,大力推进艺术素质教育。学校构建了“三课(音乐、美术、书法课)、四班(科学艺术班、啦啦操班、艺术特招生高考培训班、艺术专业生高考培训班)、一团(飞鹰艺术团)、一活动(课外兴趣活动)、一基地(重点大学的艺术特长生基地)”的艺术教育模式,坚持“做人、文化、特长”三不误的原则,95%的时间学习文化、5%的时间培训特长,按“德高、学高、艺高”的标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该校有480多人次在县级以上文化类竞赛中获奖,1400多人次在县级以上艺术类比赛中获奖,86名文艺特长生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的特招资格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名校的政府全额奖学金的公派留学资格。
棠外探索实施了融“德育、体育、美育”于一体的“音乐健身跑”的课间锻炼模式,每天的课间操,同学们和着自己推荐的励志歌曲、迈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口号响亮、斗志昂扬,参与到“音乐健身跑”。创造性地探索了优势互补的足球教育“体教结合”模式。与成都市足球协会签订协议,共同创办了男子足球班。近年来,棠外参加各类体育比赛,6人获运动健将称号、38人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