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当下,很多年轻人都迷恋着“诗和远方”,迷恋着说走就走的旅行,甚至高喊“趁年轻,再不去旅行就老了”的口号,肆意挥霍着父母的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我看来,真正的诗和远方并不是说非要去行万里路,先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精神信仰,找到让你憧憬的诗与远方,精神世界丰富了,有了说走就走的资本后,再去谈远方。
我的青春会慢慢老去,但我知道,阅读不会老去,阅读让人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是唐诗让我学会了淡泊,宋词让我学会了温柔,史铁生与保尔·柯察金让我学会了以勇敢坚强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作者系青年作者,著有《我不要在庸碌中老去》)
“闲书”的魅力与分量
□杨雅莲
青春是人生中至美的时光,也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青春终将会远去,如果追忆起来,没有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过、奋斗过,没有将时间用来多读一些好书,那总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我的高中时代,是在一个小镇上度过的。呼啸而过的摩托车、飞扬的尘土、在空旷的街上行走的青年……与贾樟柯电影里的场景很是吻合。印象中,小镇上没有一家书店,如果想买书就需要搭公交车去市里。每每有同学买来或借来好书,总有许多人“排队”等着读。狭窄的小镇,渴望远方的少年,人当然会有困惑、焦虑的时候,但恰恰是那些书,让我的青春并不迷茫。
那时候,与功课无关的一切书籍都被称为“闲书”。不管你读多么传世的经典名著,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以至于,高三时最大的心愿就是,盼望着高考快些结束,可以无拘无束、酣畅淋漓地读几天自己喜欢的书。
与书里精彩的故事相比,老师的课总是那么枯燥乏味。总有同学爱把各种“闲书”带到课堂上,趁老师讲课时,在下面偷偷摸摸地读。一次在语文课上,我偷偷看路遥的《人生》,痴迷到老师走到跟前都浑然不知。我清楚地记得,老师从我的课桌下拿出那本书时,已经面带愠色。令我诧异的是,老师看了书名后,立刻还给了我,只说了一句:“以后多看一些这样的好书。”因为实在太喜欢,便多看了两遍。直到现在,书中的那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依然在我耳畔回响。
十六七岁,正是青春飞扬、激情澎湃的年纪,对世界没有丝毫畏惧,显然非常适合读鲁迅的作品。从课本上学过鲁迅的文章后,便设法找来他的许多书,并以能大段大段地背诵为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王朔的几部中篇后,突然发现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原来,在我们紧绷神经、循规蹈矩地应对高考时,还有一些人过着如此释放个性、玩世不恭的生活。鲁迅也好、王朔也罢,甚至后来喜欢上的苏童、莫言、村上春树、列夫·托尔斯泰、泰戈尔、歌德……看似没有什么共通的地方,但恰恰说明阅读的视野需要宽广一些的重要性。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写道: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庆幸的是,在刚刚推开阅读大门时,我接触了无数经典作品。那些图书就像璀璨的钻石,任年华荏苒,始终禁得起岁月的沉淀与变迁,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经典作品的魅力与分量。
在近20年前,一个连BP机都没有接触到的高中生,更别提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也幸好,那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微信,科技的更新速度远不像今天这般日新月异,不用将时间浪费在刷各种碎片文字以及为陌生人点赞上。直到现在,我依然只爱纸质阅读。虽然数字阅读的确能带来另一番体验,但对我来说,那片纤薄的屏幕,却像一道难以突破的樊篱。而让我无限欢喜的,还是阅读纸质书时带来的美感与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