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机器人大会“空中F1”开赛 高三少年破全国纪录

来源: 新京报 时间: 2017-08-25 15:49:32

8月24日,无人机竞速预赛正在进行。当天,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进入第二天,参观人数已超7万。新京报记者浦峰 摄

8月24日,小学组在进行机器人格斗比赛。

8月24日,工作人员在操控无人驾驶汽车。

8月24日,李坤煌在无人机竞速预赛中打破全国纪录。

昨日,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进入第二天,被誉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启动预赛,来自深圳的17岁高三学生李坤煌打破全国纪录晋级决赛。

机器人大赛是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一大亮点,包括无人机公开赛总决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格斗机器人大赛、青少年设计竞赛展开竞技。参加无人机竞速比赛的16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年龄最小的仅9岁。

此次大会还带来不少互动体验活动,可近距离接触各种最新“黑科技”,如乘坐无人驾驶汽车,BCI脑控机器人展区“意念”操控机械臂或用虚拟键盘“意念”打字等。

据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大会报名人数已破历史峰值,截至昨日闭馆累计超过7万人参观,仅昨日一天就有4.7万人进场。

■人物

11秒42!17岁少年想考航校

在昨日进行的2017年无人机竞速预赛中,深圳高三学生李坤煌以刷新全国纪录的成绩挺进决赛。

无人机竞速被比喻为空中F1,采用FPV(第一视角)飞行,最快飞行时速可超过160公里/小时。

参加本次比赛前,李坤煌已获得过多届全国无人机竞速赛冠军,被视为本次比赛夺冠的热门人选。裁判员示意比赛开始后,李坤煌熟稔地控制无人机起飞,随后在闪烁着各色灯光的障碍物间完成数个急转、抬升、俯冲动作,飞行器的运动轨迹越来越模糊,李坤煌不断刷新着最快单圈速度。在最后一圈冲刺时,成绩定格在“11秒42”。

“不满十八岁的李坤煌刷新了全国纪录!”现场主持人透过话筒兴奋地宣布了这个消息。

“练习赛成绩是13秒多,完全没想到自己能飞进12秒”,李坤煌略带腼腆地告诉记者,今天只是初赛,不会为此特别庆祝,“重头戏还在明天”。

在前日一次练习赛时,李坤煌的无人机不幸坠地,但李坤煌并没有十分担心,“摔机事故很正常,因为是室内比赛,现场有电磁干扰,与室外相对困难一些。”

李坤煌告诉记者,一百多公里的时速只是入门级别,他比赛用的飞机算是寻常配置,但最高时速能达185公里,“如果再优化下甚至可以超过200公里”。无人机竞速选手除应具备精湛的飞行操控技艺外,组装调试、维护检修的能力也不可少,“一般损伤可以通过换配件修复,但几年下来彻底损毁的也差不多有20台了。”李坤煌说。

被问及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无人机竞速时,李坤煌说,从小就喜欢飞行,两年前看到了无人机竞速的比赛视频后就彻底迷上了。

“未来我想考航校。”李坤煌告诉记者,如果有可能的话,想用一种更接近蓝天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飞行梦想。

■记者体验

“安全第一”的无人汽车

在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赛场外,还设有一处无人驾驶汽车体验区。在众多体验车辆中,记者注意到,中山大学展示的一辆“无人车”是由量产车改造而成,在车辆顶部安装有一个类似旅行箱的设备,车辆四周也新增了多个突起物。

参与研发的中山大学在校生宋日辉告诉记者,这些是用于定位的高精度GPS和用于信号扫描的雷达,能够探测车辆周围的障碍物和引导车辆前进。当然,要实现无人驾驶单靠雷达远远不够,记者在车厢内部看到,前挡风玻璃处安装有3个镜头,连同电脑构成的视觉系统及计算系统可以识别车道线。

记者乘车时发现,无人驾驶车虽然在测试场地直道内行驶,但依然在不停微调方向。宋日辉解释说,无人车不断进行左右微调,是为了确保在一个相对靠中间的安全路线内行进。而到了转弯处时,无人车会自动降速、打轮、平顺过弯。整个车程十分平缓,汽车能顺利进行转弯、倒车、前进等一些常规指令,试乘感受与普通汽车差异不大。

为了安全起见,每辆供观众体验的无人车的副驾驶都配备了一名安全员,以应对技术不够成熟带来的突发状况,车辆时速也限定在20公里内。据了解,中山大学的无人车在测试环境中最高时速可达60公里。

“瞪哪哪动”的脑控机器人

在科幻电影《未来战警》里有一种“机器代理人”,人类只需将自己的大脑接入网络,通过脑电波就可实现对“机器代理人”的操控。近日,在世界机器人大会A馆二楼的BCI脑控机器人展区内,记者亲身体验电影中的“读脑黑科技”。

昨日,记者就体验了一把BCI脑控机械臂。工作人员先将一个在类似“头盔”的采集器戴在记者头上。据工作人员介绍,“头盔”内一共装有21个脑电采集触点,用来接收采集人脑发出的脑电波。

记者面前摆着一块电脑屏幕,上面显示着16个不停闪烁的命令选项方格,分别代表上、下、左摆、右摆等。“这是实现脑控机械臂的关键,原理是每个方格闪烁频率不一样,人眼看到特定闪烁频率后会诱发一个脑电信号,头上佩戴的传感器检测到后会将人脑电波转换成指挥机械臂的指令,从而实现人脑对机器的控制。”

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记者在3分钟时间内依次完成了16个动作。体验后发现,实现人脑操控机器人并不需要自己在头脑中想什么,只需全神贯注紧盯命令按键的中间区域即可,因此眼睛会略有不适感。

随后,记者还体验“意念打字”,这项技术和脑控机械臂十分相像,电脑屏幕上显示一块虚拟键盘,每个按键以独特频率闪烁,想要打出一句话同样需依靠眼睛依次紧盯虚拟按键的中间区域。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前三次工业革命存在一个明显差异——机器的功能。前三次革命中机器取代的是“人类的肌肉”,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是对智能的取代。机器人应用、无人工厂的出现无疑会使许多领域的传统岗位消失,大量传统劳动力将被取代,首当其冲要数制造业、低技能工作。但与此同时,就业的概念也将被重新定义。社会将诞生很多新的岗位和职业,比如玩游戏、聊天咨询等,这可能是意想不到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

(记者沙璐 见习记者裴剑飞)

原标题:“空中F1”开赛 高三少年破全国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