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9月启用 语文拼音晚学一个月
由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这些教材将于9月1日在全国投入使用。新京报见习记者 王俊 摄
三科统编教材将于2019年覆盖小学初中所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设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
由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将于9月1日在全国投入使用。
今年9月投入使用统编教材的覆盖范围是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2018年将覆盖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即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
三科统编教材都强调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其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文章,小学约40篇,初中30多篇。同时,指导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等红色经典名著。
历史教材专门有2册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绍中国抗日战争14年的史实。
道德与法治教材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编出教材只是第一步,教育部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表示,要建立健全国家级、地市级、县级三级培训体系,计划通过三年完成三科教师全员培训。
此次由教育部统编的三科教材,将取代原“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等各个版本,过去由多家来编,相互之间有个借鉴创新。由国家统编以后,如何保证教材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申继亮表示,将建立跟踪研究机制。统编教材投入使用后,教材编写的主要专家要定期到一线去听课、走访、和老师学生座谈。同时,还将建立一些研究基地,鼓励一些专家就教材进行更深入系统的专题研究。
其次,要建立专门平台,开辟三科教材意见反馈渠道,便于社会各界对教材提出意见建议。
此外还要建立定期修订机制,及时调整和修订教材,提升教材质量。
■亮点
●语文拼音推迟一个月学习
据《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介绍,此次“统编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适度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把拼音的教学往后推了一个多月。
新教材课文开始,是“天、地、人、你、我、他”,接着是“金、木、水、火、土”。这样安排的原因,就是要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汉字原初的感觉,一上学第一印象就是汉字。“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置,强调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温儒敏说。
此外,低学段的常用字由1800字减少到1600字,而且1600字里有800个字会写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全都会写。还有认写分流、多用少写、多元识字,总目标是希望到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可以大致上独立阅读。
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此次统编语文教材增加古诗文内容,其中,小学语文古诗文有129篇,初中有132篇,以古诗词为主,还有一些文言文,并增设专题栏目,安排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
此前网上有说法称,“统编本”的语文教材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幅将达到80%,对此,温儒敏表示,如果从课文统计的话,小学古诗文选篇总体占比30%左右,选篇数量有增加,初中基本上跟以前差不多。
关于传统文化古诗文的比例和增幅,由于教材课文总体容量不同了,课文总数减少了,另外学习内容安排在正文、栏目练习、课外阅读等,有各种不同的情况,统计口径不同,比例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此次统编的语文教材确实重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历史讲述钓鱼岛历史渊源
据《历史》教材执行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小兵介绍,此次新的历史教材,一方面,更强调学生的感受、观察和探究活动,设计了材料研读、问题思考等栏目,锻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新教材的课后练习不再是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的机械记忆练习,而是设计了赏析、分辨、比较等活动,希望学生在这些活动当中复习、巩固并且提升认识,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复述或者背诵。
此外,历史教材注重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以史实为依托讲述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
●道德与法治设置法治教育专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共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同一生活领域内,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共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统编的《道德与法治》,将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专门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
■揭秘
“统编本”出炉历时5年经4审过3关
统编教材怎样编写而成?据了解,统编本历时5年,编写团队多达140多人,在10多个省份的300多所学校开展试教试用,专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实行四审制度。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材建设极其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且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明确强调要重点编好中小学三科教材,要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查和统一使用。
今年7月4日,国家教材委正式成立,系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国家教材委员会主任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担任,副主任由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黄坤明担任,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任秘书长。
据教育部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介绍,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三科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启动,到2017年上半年,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历时五年。
这次三科统编教材的编写团队多达140多人。在编写过程中,为检验教材的适宜性,先后遴选10多个省份的300多所学校随堂听课,与师生当面交流,听取意见,修改完善教材。并且专门组织征求了约300位知名专家的意见,每科教材请了100多位一线教师进行审读。
此次三科教材统编工作,按照编审分离原则,专门有一部分专家进行审查,实行四审制度,严把三关。“四审”即思想政治审查、学科审查、专题审查、综合审查,把好教材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
据了解,参加审查的专家共有116人,其中教授、特级教师占90%以上。专家工作委员会先后集中召开了24次审查会商会议,共计有900多人次参加审查工作。最后,报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
采写/新京报见习记者王俊
原标题:统编教材9月启用 拼音晚学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