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河南一高校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 让“双创”融入学生血脉

来源: 人民日报 时间: 2017-10-26 10:20:28

深耕细作,让每棵苗茁壮成长

几年前,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李威在路上萌生了金点子,“我想做一款便携代步工具。”李威随后选修自动化工程专业,和老师一起搞技术攻关,研发出拥有自主产权的独轮平衡车。如今,李威组建的公司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产值近亿元。

行走在黄河科技学院,盛放的荷花池旁便是创业“梦工厂”——与二七区政府共建的“U创港”。这里形成“创客工厂—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全链条,搭建了公共综合服务、专业技术支撑、科技金融服务等5个服务平台。郑州市知识产权局在园区设站;二七区政府在校内共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协助28家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为30多个大学生争取到创业补贴……资金平台支持,好点子不愁销。校友会成立创新创业资金池,仅河南校友企业联合会的资金池就已达2000万元。目前,众创空间入驻项目和团队70多家,80%来自本校师生;产业园入驻企业和团队130个,15家年产值千万以上。

精准滴灌,给“创客”保驾护航

毕业生程东东从事设计,是在校生马维祥的“导师”。一开始,马维祥把品牌取名“百草园”,可能涉及侵权;成立公司时,年轻人凭着哥们义气没签任何协议。类似风险,被程东东一一化解。

创业问题各不相同,如何精准帮扶?在黄河科技学院,“最后一公里”由“校友导师”完成。作为全省唯一获得授权的创业咨询师认证点,学院选聘优秀校友企业家组成“创业导师”,从团队管理、项目发展、技术支持等方面指导学生。

面对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邀请,2014届毕业生赵杰却选择放弃,留校创业。“当时我正对VR着迷。留学可以再考,市场机遇错过了不会再来。”赵杰说。在学校帮助下,他很快组建团队,第一桶金赚了1600万元。“学校传达给我的,不是非要让每个人都创业成功,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有创新、创业意识。”赵杰说。

“培养创新人才,不是仅仅开一门课。学校要树立‘创新教学’理念,让每一位老师参与其中,久久为功。”胡大白说。

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认为,高校“双创”有两重意义,一是高校依靠自身的科研实力,成为“双创”阵地;二是高校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他认为,目前“双创”在高校掀起热潮,但仍有诸多障碍,顶层设计缺乏统管牵头部门,对教师、学生的管理也需要更灵活的体制机制。“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创客’群体,有知识、有梦想、有行动力。如果能解决好这些问题,校园将成为中国创造的活力之源。”喻新安说。(记者 马跃峰)

关键词: 河南 双创 黑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