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开拍前不问剧本内容、不要情怀内涵,而是想方设法找话题、炒绯闻。”陈道明回忆,一位电视台收片负责人说“演员不会演戏没事儿、剧本再烂无妨,只要有绯闻,肯定有收视。”
无论院线经理还是电视台收片人,都掌握着排片大权。陈道明认为,这些终端掌控者的把关任务异常艰巨,他们的道德品位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十多亿影视观众的文化口味。
“除终端外,在剧本创作、影视制作、发行上映等各个‘端口’,都需要良好的文化自觉,才能锻造精品。”陈道明阐述道,编剧作为创作源头,需要自我文化约束,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要有基本价值判断。演员作为执行者,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在表演中不抽烟、不骂人……“有了这些文化自觉,就不再有血腥暴力,更没有‘裤裆里掏手榴弹’‘弹弓打飞机’式的抗日神剧。”
烂剧本:难道不唯市场就没有票房?
陈道明是演艺圈里“有名能待得住的”。有人不演戏、没工作会焦虑,“我可不会,因为生活不夸张,可以‘寅吃卯粮’。”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