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差评和游改电影题材的影响下,《魔兽》票房的走势十分堪忧,欧美媒体预测《魔兽》在北美的最终票房很可能只有7000万美元左右。但是四天的票房来看,7000万也许都岌岌可危。也许box office Mojo预计的4500万美元才是最后的结果。
如果没有中国市场,恐怕《魔兽》将完全被归到游戏影视化的失败案例里。约1.6亿美金制作成本,加上营销费用约2.5亿美金的总成本,能让制作单位赔的裤子都没了。
游改电影魔咒
游戏IP电影化,在1993年就开始了。《超级玛丽》被改编成的电影《超级马里奥兄弟》是第一部游改电影。但是一开局就以惨败告终,上映3周后仅收获2100万美元的票房,不及4800万美元投资成本的一半,IMDb得分也仅有4分。
自从《超级马里奥兄弟》之后,游改电影似乎一直没有跳出票房低和口碑差的魔咒。
好莱坞自1993年至2014年共有30余部游戏改编电影的案例。从票房的角度来说,仅有《生化危机》系列和《古墓丽影》系列高于行业平均回报率,为制作公司赚到了钱。
《生化危机》系列五部电影,总投资成本2.48亿美元,收获全球票房9.04亿美元,票房的投资回报率218%; 《古墓丽影》系列总投资成本2.17亿美元,全球票房合计4.39亿美元,投资回报率为102%。
但是其他大部分游改电影连成本都没有收回。《极品飞车》到《杀手47》等平均回报率都在10%左右徘徊,也低于行业的平均回报率,如果去掉影院分成,对制作方而言是没有赚到钱的。
2010年,被寄予厚望的《波斯王子:时之刃》,在投资成本2.29亿美元的情况下,全球票房仅有3.36亿美元,并且遭遇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失败,直接导致好莱坞6年后才再次尝试奇幻类视频游戏的改编。
以IMDb数据来看,30多部游戏改编电影的评分也普遍偏低。得分最高的是2002年《生化危机》的6.7分,最低是2003年《死亡之屋》的2分,平均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