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5年中就看了《列车上的女孩》小说。当时其实没想太多,我就是想来看本小说,便走到敦南诚品,带走了翻译文学排行榜上写着「第一名」的那一本。请教了一下Google大神,《列车上的女孩》现在还是第二名喔!
▲图/翻摄自Box Office Buz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一个惊悚推理小说(或是电影)的狂粉,但是几个名气大的作品我也会依着「想看看最近在流行些什幺」的心态进电影院。像是前阵子叫好叫座的《控制》、《别相信任何人》,都带给我非常享受的观影过程,这两部电影无论是演员卡司、剧情铺成,都相当引人入胜,都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好电影。
在阅读《列车上的女孩》小说的当下,我便没有特别喜欢这个作品。寂寞出版社的繁中版本翻译品质良好,阅读体验顺畅。在小说前半部分,作者分别以瑞秋、安娜、梅根,此三人不同视角的第一人称叙事为主要架构,这样的叙事结构本该让三位要角皆有相当篇幅,各自独当一面,该让三种不同观点互相牵制、互相解释。但《列车上的女孩》却独重瑞秋视角,让叙事观点过于单调。小说进入后半,更能明显看出由于电影版权售出,作者的故事情节与叙事方式明显与小说前半不同,更添好莱坞式的镜头剪接与场景叙述。整体而言,是一本娱乐性高的小说作品,但要成经典(或是说要有《控制》、《别相信任何人》的地位),那还差得有点远。
▲图/翻摄自Box Office Buz
当《列车上的女孩》电影结束,灯一亮起,我心中同时响起一句OS:「嗯,电影跟小说一样难看。」《列车上的女孩》电影非常忠于原着小说,非常。从一开始以三位女性要角不同的视角独白,到后来对于此叙事方式的忽略、放弃皆有採纳,也为了要忠于原着小说,剧情太多琐碎的对白都让电影的整体变得乏味,让人分神。
在不爆雷的情况下,我可以透露的是:《列车上的女孩》的小说与电影作品,都因为太过于顾虑彼此配合,而变成一个失败的作品。在小说中,对于主角瑞秋的酗酒习惯以及酒后失忆症头叙述过多,让人感到非常疲倦。总是在心里想着:「ok~ok~我现在知道你酗酒了,吐得乱七八糟很难受,剧情可以继续往下了吗!!!」由此可见,作者在琢磨惊悚悬疑气氛时的技术有限,就只有「瑞秋不记得了」这一招。
电影部分的难看之处其实就和小说一样。影像的叙事方式本该与文字不同,然而电影却为了「忠于原着小说」在剧情安排上有所妥协,好像小说里的每句台词角色在电影里都必须要说出口一样。小说而言,最让我无法忍受的就是结局的描述,文字叙述完全是为了讨好电影拍摄需要,与小说前半部的文字截然不同。但为了不要爆雷,我话就说到这了。
▲图/翻摄自Box Office Buz
儘管《列车上的女孩》小说与电影作品皆有着非常好的业绩销量,然而,我认为一部以小说翻拍的电影来说,应当对于两种说故事的形式(写作VS.影像)有不同的期许。电影应该以「成为一部好电影」为最重要的考量,而非「忠于原着小说」。反之亦然,一本好的小说,也不该为了配合电影作品呈现需求而有任何写作上的妥协。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说当中三位女性要角都不是讨喜的角色,各自都有神经质、过度偏执让人无法理解的性格设定。但是在电影之中,三位演员的演出诠释,都让这三位角色各自有其魅力风情,即使是不讨人喜欢的人格特质,也让人觉得神秘勾人、冷豔性感。但是如果你期待它能像电影《时时刻刻》一样,展开三位女性各自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而有一些人生启发的话。那可能会让你失望了。不过,如果你喜欢看悬疑电影,买票入场两个小时观影也不会不值得,但是这就是一部爽片而已,对于韵味、叙事架构的要求不宜过多,看电影开心就好,别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