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元素乱入 造型脱离年代感
近期以来的谍战剧不仅颜值颇高,服装造型甚至道具、布景等也越来越美,但却总是透着一股不符合年代的时尚感。比如,《胭脂》中赵丽颖一身牛仔衬衣搭配束腰包裙,手上拿着流苏小包执行任务,一套造型中点缀了多个现代流行元素;周冬雨在《麻雀》中的一件风衣采用了拼接的方式,而这种版式也是近年才流行起来的。在对服装史颇有研究的专家洛梅笙看来,这是乱出了新高度。
表面上看似乎是谍战剧的“外形”变化了,但本质还是与主创团队脱不开关系。洛梅笙分析称,很多影视剧服装设计在服装史方面的常识储备都不及格,“他们不一定是没有还原真实的意识,而是认知水平太低,就像不可能要一个只有8分的人考60分。”
除此之外,在道具布景方面也存在越贵重越逼真的误区。很多剧组宣称耗费上百万打造道具或斥重金进行布景,但花费高却并不意味着其与历史背景相符。能够衬托出剧情,发挥出作用的道具才是最合适的。
——演员诠释角色差强人意
制片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演员阵容,如果演员表演功力有限,作品也将受到影响,而“小鲜肉”演不出谍战人员风采也正是谍战剧偶像化最为典型的问题之一。老戏骨杜志国就对某些年轻演员不敢恭维,“最近的《麻雀》和《胭脂》我都看过几眼,但他们一出场就没能吸引我。共产党队伍中确实有年轻人,但他们是有理想、有思想、有觉悟的人,而不是靠颜值和耍帅去战斗的。”
除了演技外,演员的态度也将决定角色呈现的效果,只注重形象美不美,不在乎演得到不到位,不仅得不到同行的尊重,也将连累一部作品。同时,只顾接戏不顾拍戏也直接酿成“时间不够,替身来凑”的局面,一方面“小鲜肉”占据高额片酬,但另一方面却因为档期紧密不得不先拍特写,其他戏份由替身完成,对着侧替、背影替、光替等各种替身,不仅影响导演创作激情,更会直接影响剧集质量。
偶像派谍战剧如何走出尴尬境地?
如何让跑偏了的谍战剧重新回到正轨?偶像化究竟该如何进行?诸多业内人士提出建议时希望演员能够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接过老前辈的班,为谍战剧开拓出不一样的类型,但更加强调了剧本质量要过硬的要求,毕竟剧情才是谍战剧最大的看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创作环节回归初心
多年来谍战剧的烧脑情节都是其一大特点,而采访中也有很多人认为应该保住悬疑、烧脑的flag。其中,谢泽就强调:“剧情应该再烧脑一些,如果观众一下就能知道后面的故事,就会失去观赏动力了。节奏应该像美剧一样精彩,扣人心弦。”张若昀还认为,虽然爱情戏能够带动很多年轻观众,但并不意味要借此大做文章,“比如传统谍战剧中的打打杀杀,反派上来就搞事情,我觉得年轻观众可能会觉得也挺带感。”
《解放军报》还曾发表过评论,认为谍战剧普遍年代久远,从故事背景到谍报科技等都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谍战剧完全可以在题材本身中开拓出新‘战场’,争取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并且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除了创作细节上的创新和用心外,想要改善当下环境更离不开全行业共同发力。马德林呼吁全行业都能平心静气创作,“要为自己的作品负责任,这是最起码的。从细节到人物再到剧情和故事背景都靠得住,才能为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保驾护航。”同时,他也认为主演的片酬应该合理化,应该让创作者有足够的时间和财力去写故事,“原来投资一部剧,两个主演的片酬在50%算合理,但现在的预算基本是70%,甚至实际上会超过这个占比,剧组的压力真的会特别大。”
——“鲜肉”可多向前辈学习
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谍战剧非常讲究尺度的拿捏,它能看出一个演员的功力到底如何,因此成就的人不少,也让更多人盼望借此转型。对此,晋松就表示,“演员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什么戏能演,什么戏自己有潜力可以稍微挑战一下的。”
除了自我钻研外,其实还有很多优秀的前辈和长辈值得大家学习,多多留在剧组与导演交流,与同剧组演员相互切磋也是很好的提升演技的途径。至于轧戏的问题,刘江则表示,“其实‘小鲜肉’不是负面词语,但背后急功近利的想法和不符合创作规律的做法,让他们成为了问题。看颜值没问题,但也要把份内的事做好,给谍战角色的塑造留出充分的时间。否则不按创作规律做事,迟早自掘坟墓。”
结语:
谍战剧偶像化趋势本无可厚非,因为《伪装者》让更多人看到了偶像演员加入进来后兼具颜值与剧情的可能。然而,如今的谍战剧偶像化却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势头和成绩,不仅因为演员、道具等细节的疏漏,更因为很多人为了关注度而忽视了“一剧之本”的重要原则。要将偶像化的谍战剧拉回正轨,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努力,更需要用高质量的剧本铺路,毕竟这才是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