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一段时间里关于王菲演唱会的消息一直不断被炒作,幻乐过境,尘嚣未了。上周五,天后王菲千呼万唤始出来,在上海奔驰中心举办了“幻乐一场”个人演唱会。直到今天,由此所裹挟的各种话题,依旧是网络上最热门的谈资。而关于演出市场的一些套路规则以及趋势方向,比如票价虚火、成本底牌、直播手段等,也从这场演唱会狠狠生发,被放大、被聚焦、被剖析。现在回过头重新梳理,对于内地演出市场的真面目,你可能会看得更清。
真相一:
演唱会票到底在谁手上
9月份发布会上,陈家瑛公布三档票价“1800元、5800元、7800元”,大家就觉得“比想象中要高蛮多”。半个月后,网上消息传出——内场7800元的门票飙到5万,5800元的票平均炒到2万。甚至还有说1排1号、2号的位置,直接蹦到了100万/张,将奇货可居渲染到了极致。
之后大麦网官方开票,仅32秒钟就售罄关闭。这再度助长了票价的喷气式上行,连1800元最便宜的票,都被炒到了7000多元。
12月19日,突然就有人跳出来戳破了这个泡沫——资深乐评人杨樾发微博炮轰,称大部分票还积压在微票、白玉兰和罗盘文化手里,而大麦网其实只卖了800张票。风向马上变了,各种“主办方捂票捂死自己”的消息甚嚣尘上。最终,演出当天,1800元的加价,5800元和7800元基本打八折卖。
有人说,王菲这一场,“把内地演出市场票价潜规则的底裤都扒出来了”。大概从三年前开始,像bigbang、周杰伦、陈奕迅、五月天等一些热门歌手的演唱会,就已经绕进了这样的怪圈。
就拿“幻乐一场”来说,18000张票,真正走向市场售卖的,连30%都不到。其它的票去了哪里?真相是,一部分被主办方和票务囤积居奇,另一部分给了那些赞助商。而手上握有70%票源的主办方、票务和赞助方,也都在等待时机,在票价炒高后,抢着卖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