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奋进路!来看河北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跨越式提升-焦点
十年奋进路!来看河北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跨越式提升
河北省铁路总里程8033公里,居全国第2位,高铁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居全国第2位,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容量全球第一;全省建成光纤长度230万公里,5G 基站5.2万个;改造农村户厕631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超80%……日前,记者从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我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科技信息、城市和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全面提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铁路总里程8033公里,居全国第2位;高铁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京津雄“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全省港口年设计通过能力居全国第3位】
十年来,我省持续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完成投资9302.5亿元,初步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格局,基本建成通达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主骨架,“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公路,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截至2021年底,全省铁路总里程8033公里,居全国第2位,其中高铁1698公里,路网密度4.2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京张高铁投产,京沈客运专线建成,京雄城际铁路运营;京唐城际、邢和铁路即将建成通车;京保、京涿开通通勤列车,雄安50分钟到达北京,19分钟到达大兴机场,区域交通越来越便捷,“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形成了辐射京津、通达全国的互联互通铁路网络。
十年间,全省新增公路5万公里,总里程达到20.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新增3329公里,达到8084公里,居全国第4位;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达到2.02万公里。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全面打通,新建京雄等高速公路4条,对外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达到9条,与京津连接道路达到7条,京津雄“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津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延崇高速等冬奥会交通保障项目如期建成,全省高速公路现代化“一张网”基本成型。
十年来,全省新增港口泊位112个,总数达到242个,年设计通过能力新增5.7亿吨,达到11.3亿吨,居全国第3位,港口货物吞吐量12.34亿吨,居全国第4位。唐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沿海港口第2位。
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投入运输机场6个,在建1个,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跨入千万级机场行列,区域枢纽功能显著提升;全省拥有通用机场19个,已具备一定规模。
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安全可靠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居全国第2位;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容量全球第一;天然气县县通,省内管线全长8877公里】
十年来,能源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现代化能源体系日益完善,全省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项目建设不断提速,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和能源储备调峰水平大幅提升,安全可靠、多元多向、开放协同的能源保障格局基本形成。
截至2021年底,全省电力装机容量11078万千瓦,居全国第9位,其中水电182万千瓦,火电5424万千瓦(居全国第10位)。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全省新能源并网装机总规模达5863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2546万千瓦(居全国第2位),光伏发电2921万千瓦(居全国第2位),生物质发电210万千瓦。输电线路里程增速斐然,500千伏输电线路14757公里,1000千伏输电线路2692公里;张北±500千伏柔性直流工程、张北至雄安新区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顺利投运。低碳奥运专区建成,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供应。列入中科院先导A专项的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容量全球第一。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的坚强电网。
天然气已建成投运长输管线147条,省内全长8877公里。国家气源干线神木-安平(平山-鹿泉段)已贯通,中俄东线南段河北段、新天公司唐山LNG项目及外输管线、神木-安平(鹿泉-安平段)等重点气源干线正在加快建设。全省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县县通,天然气管网输送能力大幅提升。
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配套工程全部建成,直接受益人口超过3000万;2172万农村居民喝上优质引江水,普及率高于全国均数12%;2013年以来累计引黄调水70.85亿立方米】
十年来,我省水利系统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省累计投资2468亿元,较2011年增幅4.9倍,水利基础设施稳步完善,水利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南水北调中线一期配套工程全部建成,受水区128座水厂全部实现水源切换,2014年以来累计调水160.7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3000万。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建成区已基本完成城镇生活和工业水源置换任务,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工程,2172万农村居民喝上优质的引江水,农村自来普及率提高到96.1%,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2%。江水利用量由2016年的3.6亿立方米增加到2021年23.23立方米,地表水灌溉面积扩大823万亩。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成通水,2013年以来累计引黄调水70.85亿立方米,对沿线农业灌溉和白洋淀、衡水湖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
流域防洪体系不断完善。雄安新区防洪工程全面启动,南拒马河、白沟引河右堤、萍河左堤、新安北堤等6项工程主体完工,西北围堤正加紧建设,起步区防洪圈基本具备了200年一遇防洪能力;承德双峰寺水库已建成蓄水,总库容1.37亿立方米,承德市区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对4座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及779座小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共治理285条(段)、3650公里河流;国家批复的124处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全部完工。
新型基础设施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
【全省建成光纤长度230万公里,5G 基站5.2万个;全省在用大型以上数据中心42个,算力总规模约13EFlops;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90家】
十年来,围绕集约高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以数字技术为引领,以5G、光纤宽带、数据中心等信息网络为支撑,以应用场景为驱动,补齐新型基础设施技术短板,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突飞猛进,助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
从网络设施看,全省已建成光纤长度230万公里,5G 基站5.2万个,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加快应用,网络规模和应用水平显著提高。从算力设施看,全省在用大型以上数据中心42个,标准机柜数超过51万架,服务器规模超260万台,算力总规模约13EFlops。从融合设施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高端半导体、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活跃,增长迅猛,加快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应用日益深化,前沿领域不断延伸,催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新应用和新模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从创新驱动看,全省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90家,其中省级739家,国家级51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技术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合理、货畅其流
【全省社会物流总额8.2万亿元,增加值增长1.75 倍;河北6城市成为国家物流枢纽】
十年来,大力推进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现代物流规模进一步扩大,整体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内部构造显著优化,基本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平安、便捷高效、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物流体系。
十年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从7.4 万亿元增加到8.2万亿元,增长11.2%;物流业增加值从2253.1 亿元增加到6197.8亿元,增长1.75 倍,初步形成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全省A级物流企业达到138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19家,10家仓储企业达到了国家星级仓储企业标准。唐山、秦皇岛、沧州、石家庄、保定、邯郸等6市成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唐山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和石家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列入全国70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日趋完善
【石家庄市地铁里程78.2公里,实现全省地铁零的突破;污水日处理能力1064万立方米,137座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高于一级A标准】
十年来,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完善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公共卫生应急设施建设、城市水网绿色化循环、市政设施智能化改造等领域,成效明显。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石家庄市地铁1、2、3号线开通运营,里程78.2公里,实现全省地铁零的突破。城市道路市政雨污分流改造累计完成4591公里,市政老旧管网改造7151公里,打造“四化”样板示范街道397条,新增公共停车位51.7万个,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污水处理提标及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全省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210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064万立方米/日,其中137座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高于一级A标准,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形成的根源;垃圾收集焚烧发电实现并网发电量逐年提升,有效提升城市污水和垃圾收集能力,促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优化
【改造农村户厕631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超80%;农村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到90%;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7.1%】
十年来,我省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建好“四好农村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862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3.7%。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全省累计改造农村户厕631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0%。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改造,累计建成垃圾焚烧发电设施63座,农村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到90%,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省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97.1%,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7.1%;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95.3%;拥有19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和112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标签: 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