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沙市区:特色产业双架马车 拉动定向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今日观点
云上荆州报道:定向村位于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近年来该村通过大力发展“虾稻连作”、小胡鸭鸭藕共生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工程等支柱型产业,不仅实现了全面脱贫,村集体收入更是接连翻番,村民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秋高气爽,碧空如洗,定向村连片的藕塘就铺陈在蓝天白云之下,这就是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落户于此的鸭藕共生基地,一期占地面积达到了477.8亩。
沙市区定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屈长明:“当时小胡鸭选址的时候在这边考察了很多地方,我们这边发展空间比较大,可以满足2000亩鸭藕连作基地的需求。再就是生态环境,我们这里都是通过湖北农科院专家认证的土壤,对莲藕生长需求有一定好处,所以才选择我们这里。”
(资料图片)
目前,鸭藕共生基地一期建设已经接近尾声,明年二期工程也将启动,新建鸭舍也将在明年投入生产。
湖北秀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曾新:“我们采取鸭藕连作的方式进行整个生产经营,预计我们莲藕的仅水域面积达到300多亩。通过这个基地,鸭子大概喂到50000只左右,这是我们未来的规划。”
依托鸭藕共生基地,村集体收入可达32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80个,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鸭藕种养殖。
沙市区定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屈长明:“原来麦稻连作,按现在市场的话,经济效益是蛮低的,一亩田大概纯收入就300到500元左右。如果是种植莲藕的话,还可以套养鱼、甲鱼之类,这个经济效益起码每亩地1000元以上。”
定向村,其实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那就是稻虾第一村。之所以叫第一村,是因为全村虾稻连作面积占全村土地面积的85%左右。
最开始,村民们种植传统作物不赚钱,村两委班子就瞅准商机,适时引进荆州市长明农产品有限公司,带领村民搞小龙虾养殖。但随着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全村的小龙虾产量逐渐达到了惊人的1116万斤。如果都抢在旺季销售,销售价格反而被压低,甚至有的卖不出去,导致村民收入下滑。就在这时,村两委立即想办法,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在村里修建了占地1607平方米的生产加工项目,内含冷库及加工线。卖不完的小龙虾可以进入冷库保存,既可以选择深加工,也可以等到价格合适再行出售。定兴村的小龙虾产业发展逐渐由被动之势转为主动。
沙市区定向村三组村民 张云升:“现在一亩田能多收个1000块钱以上,应该是赚了一些钱,感觉还蛮好。原来专种水稻,基收入几百块。现在搞稻虾连作,一亩田搞得好的话,可以搞个4000元左右。搞得不好的话,也是3000元以上,很满意。”
从最初的粮食烘干、养虾、卖虾到现在的小龙虾初加工及销售一条龙产业,定向村年每亩纯收入达3500元,全村“虾稻连作”收入据统计约7810万元。每年还可吸纳务工人员200余人为其提供工作岗位,有效解决本村村民就业问题。“虾稻连作”、鸭藕共生,两大支柱产业,共同筑起定向村脱贫致富的两架马车。
沙市区定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屈长明:“一是小龙虾还要搞深加工,提升产值,要保证小龙虾的产业链起到一定的作用,带动老百姓增收。二是要把鸭藕基地做成一条产业链,提升它的商品价值,这样老百姓才能受益。打造一个农旅观光旅游,我们正在施展布局,预期在三、五年之后应该要初具规模。”
(记者:杨尹 陈孝伍 编辑:吕靖怡 一审:唐杰 二审:张先凯 三审:江敏)
(责任编辑 张奥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