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谷城这名教师,乐当特殊孩子们的守护人
她像母亲一样照顾残疾孩子的生活起居,悉心开启残疾孩子的智慧,是残疾孩子心中最美的老师。她从事教育工作24年,其中有11年在带残疾孩子,温暖残疾孩子的心灵、照亮残疾孩子的世界。她用爱和责任办好特殊教育,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曾多次荣获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她就是44岁的谷城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严丽莉。
自2011年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以来,严丽莉就来到这所学校工作,可以说是见证了谷城特校的一路发展。
学校从最开始的集办公、教学和宿舍为一体的一栋楼到现在的三栋楼房,综合楼、教学楼、宿舍楼分类明确,康复室、律动室、活动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等一应俱全,还有了操场,校园文化随处可见。在校学生也由最初的2个班9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6个班74人,另有送教上门学生84人。
(相关资料图)
在特校工作11年,严丽莉先后承担过聋哑班教学、培智班教学和送教上门工作。一路走来,她有诸多的不易和心酸。
她面对的困难
2012年春季,学校招收了第一批学生——9个聋哑孩子。严丽莉班级的学生是5个既听不见又不会说话的特殊孩子,这对于从未接触过手语的严丽莉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这些特殊孩子,她每天翻词典记手语,一度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连走路的时候手都在比划,睡觉的时候脑海里还在回想着手语。为了每堂课能顺利进行,她都是提前一天预习教材、准备教案,上课需要用到的手语逐个翻阅手语词典。
因为学生的自身缺陷,教学很困难,有时为了让孩子们理解一个简单的词语,她都要使出浑身解数,又是比划、又是拿实物,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明白。特别是一些抽象性的词语,更是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举好几个例子来慢慢引导。功夫不负有心人,严丽莉终于能流畅地使用手语、从容地把握课堂教学,和孩子们可以顺利沟通了。
她一度情绪崩溃
2021年,严丽莉从一年级开始带培智班,有9名类型不同程度的特殊孩子们,他们有的目光呆滞、有的流着口水淌着鼻涕、有的手舞足蹈惊声尖叫、有的连上厕所都成问题……他们几乎都没有经过幼儿园的锻炼,没有受过约束,随心所欲、不听指挥。
平平和安安兄弟俩上课拍桌子、脱鞋子、到处跑;小坤动不动就耍脾气,经常卧在地上不起来;小炜就是不坐凳子;苗苗总是一不留神就跑出教室,还时不时尿裤子;小林整天口水不断,还爱打人……孩子们的种种行为真的很让人崩溃。
面对这些年龄小、不懂“规矩”的新生,她以“亲”为主、以“勤”为辅。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尽量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引导并帮助解决问题。平平喜欢不停地脱鞋子,她就会蹲下身子帮忙穿好,后来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不仅不再频繁脱鞋还学会了自己穿鞋。小炜一学期多次感冒流鼻涕,她极有耐心地帮他擦干净。她主动拉着孩子们一起做游戏、陪他们看动画片、帮他们穿鞋子、给他们换尿湿的裤子……这换做以前是严丽莉自己都不敢相信她能做到的事情。
她不停忙碌着
特校几乎都是复式班,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和不同类型的孩子都在一个班。2018年,她所教的学生变成了启聪和培智的混合班、高低年级搭配的复式班。班上3名聋哑学生是前期聋哑班遗留下来的学习困难生,剩下的培智生在学校里是年龄最大的,正处在青春叛逆期,还有几个不会说不会写,沟通困难,教学更是棘手。
每一堂课她都尽量用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去感染学生。既要照顾学生类型,又要考虑学生年龄差异,两种类型的课交替讲解,手语、口语同时进行,每堂课她都是“手舞足蹈”,忙得不亦乐乎!
她工作的沉重
2020年,学校开始对全县不能到校的重度残疾孩子开展送教上门工作。送教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父母要出门打工挣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把孩子扔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甚至几年都不回家一趟。每次看到孩子们那破旧的衣服、脏污的头发指甲,还有那渴望被关注、被呵护的眼神,她的心都会被震颤好久。
每周她和同组老师们都会抽出时间去送教,每次大家都会带去牛奶、零食、学习用品,还有自己家中的旧衣服、玩具等。有学习能力的孩子,她会尽心尽力的教,没有学习能力的孩子,她们会帮忙剪剪指甲,推出去走走看看。
这些都是身体的累,可以克服,更让她和同事们感到心累的是人们对她们工作的不理解和歧视。看到她和聋哑孩子们用手语沟通时,有人会偷偷称呼她为“哑巴老师”;看到她照顾培智生时,有人冷嘲热讽,说她教了那么久啥都没教会,就是一个哄娃的保姆而已……
然而付出总是有希望的,她和她的“孩子”们并没有被所有人遗忘,她们的工作并没有被所有人忽视。她们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也多次获得了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捐赠资助,严丽莉也光荣入选2022年“襄阳楷模”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
“特教是一份不容易的职业,需要我们细心地关怀、耐心地教育,日复一日地将自己的爱心播撒向这些特殊的孩子,为了孩子们,我无怨无悔,会继续脚踏实地走下去。”严丽莉说。
记者:王晶 冷晶晶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