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札
老区正年轻
第一次自成都至巴中,而后辗转南江,一路顺畅的道路,并未显现出其与诸多城市的“与众不同”。直至在密集的采访行程中,同行数人皆“晕”在了自南江赴通江的绵延山道上,方始有悟。“过去从成都到巴中,得绕道而行,耗时8、9个小时,而欲行走巴中各区县,更得无惧‘青泥何盘盘’。”身为“过来人”的同伴释疑道,“其中,因为地势原因,通江最为‘恼火’,而现在,即使是山路,也平坦宽敞。”
交通的桎梏,让外界对巴中的定义停留在“老区”“落后”,而随着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融会贯通,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彻底敞开。以此为契机,“后发”的巴中以“非禁即入”的招商理念,大量承接产业转移,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医药和服装鞋帽齐头并进,将“巴中制造”演绎得如火如荼。
在寻觅“新”意的路途中,高明新区、教育产业、农业观光、基础建设光芒渐显。同样触动心扉的是,更多的个体与细节所积蓄着的不容忽视的力量。这股力量,在于平昌县翼展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门口偶遇售卖蔬菜的农妇,对非顾客依然展现出的基于产业化成效的富足与热情;在于多次交谈之余,被未来全国最大的富硒茶生产基地的人们自然而又带着独有骄傲推介的一杯青茶;在于“白纸画图”的恩阳并不稳固的作为活动板房的办公地点中,却坚持而稳固的建设根基,及已基本与巴中城区持平的房租价格;更在于从东榆工业园区归来途中,从事金融服务工作的“异乡人”薛雯化,特意向我们展示的“规模可比拟一所小型大学”的南江七中,这让记者相信,教育产业化的萌芽,已扎根在无数南江人的心间。
这是正在崛起的巴中,有机遇、有亮点、有希望、也尚有短板,“巴中速度”为它引入了更多的关注,而单纯的数字变动,远远无法代表它的全貌。深入这方曾经的革命老区,我们欣喜地发现,虽然嫩芽初绿,但变革的力量已渐成燎原之势。
老区正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