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长势,到下半年,应该会有个好收成。”正在苗圃地里精心管理猕猴桃幼苗的南江县兴马乡木罗村村主任王兴军和妻子,看着长得郁郁葱葱的幼苗,渴望收获的心情溢于言表。
“那还是2012年的时候,娃上学缺钱,看到很多客商收购老板在收购猕猴桃幼苗,于是我们俩口子就上山采集猕猴桃……”说起刚开始发展猕猴桃的时候,王主任还记忆犹新的对笔者描述当年的情景。在采集猕猴桃的过程中,他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将野生的猕猴桃移栽到自家的地里,育苗繁殖,扩大规模。说干就干,王兴军将采集的猕猴桃籽,进行反复育苗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批猕猴桃幼苗破土而出。2012年,王兴军将繁育的猕猴桃幼苗移栽后,长势喜人,第一次小试牛刀,起收了3分地的猕猴桃幼苗就买了8000余元。由于家住交通不便的木罗村,当天王主任就和妻子商量买了一辆三轮车开回了家。
“猕猴桃3分地,三轮车开回家!”的事儿在村里传开了,因此还带动周边20余家村民种植猕猴桃的积极性。附近的村民听说汪兴军的“新闻”后,对猕猴桃种植跃跃欲试,纷纷前来取经,咨询育苗技术、幼苗管理技术、移栽技术、施肥技术等等。而作为一名党员,又身为村主任的王兴军,也乐于当他们的技术指导“土专家”,毫无保留的为他们传授猕猴桃育苗种植经验。尝到甜头的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扩大规模,以点带面,以强带弱,不断探索致富的路子。除留存的5亩多猕猴桃外,他还发展了金银花、桂花树等花卉产业近20亩,养殖蜜蜂8桶,每年给他家带来近12万元的收入。
“现在的收入还不错,送俩个娃上学不成问题,还有存款了,生活有奔头了,越干越有劲!以后还要扩大规模,还想租用土地大规种植模猕猴桃和苗木,定时到种植基地考察学习技术。”说到创业感受,王兴军似乎有说不完的想法和创业的点子,话语中也透着实足的干劲。
“一人致富不算富,全村富裕才是福。”作为一名地方父母官,王兴军担起了带头致富的责任,践行了党员干部的模范先锋作用。积极寻找致富路子,带动全村村民富裕起来,让他们在家门口致富,就地消化本村的剩余劳动力,成为当地创业致富的一面旗帜,一个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