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蔬菜大棚连绵不绝、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块块特色养殖塘波光粼粼……在恩阳区何家坝村公路沿线,到处充满着现代农业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恩阳区按照产村相融的要求和以工促农、“专而精”的思路,突出优质粮油、有机蔬菜、道地药材、经济林木、优质养殖等产业,着力推动农业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经作产业助推产业化
“今年,我家20多亩芦笋幼苗已经基本移栽成功。”恩阳区玉山镇村民李仕才在田间休息间隙,和记者算起了他的致富账本。
今年入春以来,恩阳区大力发展经作产业,以“菜篮子”工程为抓手,以道地中药材为主线,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渔溪镇三清庙村,恩阳区建设高标准芦笋种植园区1000亩,辐射带动全区新植芦笋1.35万亩。在上八庙文登村芦笋标准示范田里,绿油油的幼苗长势喜人,规划打造的5万亩芦笋种植产业带正在奋力崛起。
以渔溪镇为核心,带动群众参与中药材种植,辐射三河场、青木、九镇、义兴、玉井等乡镇的81个村,建设渔溪镇川明参野生保护区500亩及良种繁育基地100亩,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万亩,川明参保持在2.5万亩,实现年产值1.35亿元以上;以恩阳镇亿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恩阳、上八庙、兴隆等乡镇10个村发展栀子、防风、姜黄、脉动等道地中药材5000亩;新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组织两个,恢复渔溪中药材交易市场,规模达2000平方米。完成蔬菜种植6.8万亩,新增商品蔬菜5100亩,发展万亩特色蔬菜基地(芦笋)一个,千亩级蔬菜基地5个,完成投资2.05亿元,其中,芦笋产业完成1.1亿元,商品蔬菜产业完成9500万元。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4万亩,蔬菜品种28个,其中特色品种5个,良种覆盖率100%以上,实现蔬菜产量16万吨,产值达4.2亿元以上。
涉农企业抱团闯市场
“没想到我们现在也能在家门口上班。”正在恩阳区工业园上班的杨玲高兴地说。在恩阳,像她这样在家门口当“上班族”的村民越来越多。
近年来,恩阳区积极引进企业,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引导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重庆安碧捷公司,辐射带动了24余个乡镇发展芦笋产业。
“我将红梅村里的土壤带到成都进行化验,结合巴中的气候条件,专家建议种植中药材。”亿洋中药材公司的总经理陈刚依托省中医药研究院,在恩阳建起了亿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从事中药材种植、收购、初加工、销售及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企抱团加快了恩阳区现代化农业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培育重点项目,恩阳区建成24个农村土地交易中心,6个村级服务站,推动土地流转签订合同6000余份,流转耕地3.2万亩,林地0.3万亩,颁发农业特色产权所有证4个,农村产权“资产”股权证400本。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全区培育中药材、蔬菜、畜牧等龙头企业3家、种粮大户14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52个、林场主10余个,建成特色专业村8个、专业合作社170余个。
特色农业助农增效益
早期采叶,中期卖树,晚期卖果,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在恩阳柳林镇形成现代特色农业带。为找到银杏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柳林镇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以政府为主体,企业通过银杏产品精深加工,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实现了共赢。目前,全区银杏产业园栽种面积达2万余亩,今年有5000亩银杏园进入试产期,产出银杏叶1500吨,经过提取加工,产值达4000万元。
在恩阳区高店子村,围绕新居建设,组建了以红叶黄连木为主的500余亩七彩林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收益见效后实行产值分红。
“不仅住进了新房子,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树还能卖钱,比在外面打工的收入还要高。”高店子村村民向建国指着家门前的黄连木高兴地说。
此外,依托成巴高速、唐巴路、踏三路、渔九路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恩阳区还引进雨凡实业等龙头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培育壮大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区花卉苗木面积已发展到2.5万亩,苗木经营户达103家、种子经营户18家,苗木种类达120余种,全区花卉苗木经营收入今年突破3000万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