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记者在平昌县云台镇龙尾村、胜利村看到,当地群众正抓住晴好天气,整地、理厢、打沟、栽茶树苗。过去蒿草丛生的撂荒地已栽满了茶树苗。镇党委书记李正彬介绍,这些茶树苗是去年秋季栽植的,面积3000余亩;今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共建“巴中现代茶业科技示范园”,目前,龙尾村三十二梁的2000亩茶叶示范园区正在建设中。
近年来,巴中市大力实施茶叶“双百”工程,初步形成了以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为主的三大茶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名茶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了区域化、集聚化、富硒特色化的发展格局。2014年,巴中市已有茶园50.6万亩,其中投产茶园32万亩,茶叶年产量1.93万吨,产值19亿元;已建成茶叶专业乡镇29个,专业村157个,培育茶业龙头企业15家,粗加工厂46家,专业合作社31个,家庭茶场28个,茶叶销售网点65个。
推动基地建设壮大产业规模
去年来,巴中市实施茶叶春秋栽植行动,采取财政扶持建、龙头带动建、农民主动建、成片示范建、金融支持建等多种方式,逐步壮大基地规模。
“平昌县与中茶所合作,引进紫阳县盘龙茶业,投资0.5亿元,在云台镇初步建成国内一流的平昌现代茶业科技示范园区;通江县引进巴蜀白茶有限公司,在兴隆、烟溪、文胜3个乡镇利用荒山荒坡新建白茶基地1.5万亩。”市农业局局长杨森儒说,两年来,全市新栽茶树苗15万亩,改造低产茶园4.5万亩,建茶叶苗圃基地3000亩,建成茶叶万亩示范区7个,全市茶叶面积达50.6万亩。
茶产业发展快,规划起到了关键作用。近两年来,巴中市以实施茶叶“双百”工程为契机,完善产业规划,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编制了《巴中市茶产业“双百”工程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以建设现代茶业为指导,以“高山、生态、富硒”为特色,提出了“三线三带三园一中心”基地建设、“三集中一延伸”的茶叶加工和“一主二辅”优势产品三大布局,重点建设六大工程,到2020年实现种植100万亩、综合产值100亿元的“双百”目标和“三基地两中心”的总体目标。
加强产品开发提升市场竞争力
目前,中茶302、108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已在平昌县云台镇启动。9月,中茶所专家到通江县罗村茶业加工厂开展了“巴中云顶”秋茶新产品研制,经过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多次试验,成功研制出1个大宗绿茶和1个工夫红茶新产品。
“绿茶新产品茶条索细紧、色泽翠润、香高持久、叶底绿明;红茶新产品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甜香高长、叶底匀整。”通江县茶叶中心负责人何文海介绍,两个新产品均得到了中茶所、省农业厅、西南大学、省农科院茶叶专家好评,秋茶新产品的成功开发,为全市秋茶资源开发利用打开了空间,全市茶叶综合产值可望提高4亿元以上。
好产品打出了名号,才具有市场竞争力。巴中市多措并举把茶叶产业这篇文章做好做实、做大做强,打造特色品牌。
注重打造区域品牌,推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茶叶双品牌模式,确立以“巴中云顶”为巴中市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同时,邀请全国茶界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为“巴中云顶”题名。参加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茶叶博览会,元顶子茶场“云顶牌”等五家企业、6个产品获博览会金奖;“南江大茶叶”2014年被中国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中心评估为中国公用品牌,价值8.18亿元。
深化科技合作促进产业升级
“促进产业升级,科技是关键。”市农业局经作科科长卢庆云告诉记者,巴中市深化了与国内茶叶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与中茶所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了《关于加快巴中茶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巴中市茶叶新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合同》,《秦巴山区茶树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合同》、《秦巴山区茶树新品种选育技术服务合同》。邀请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来巴指导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邀请中国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一级评茶师鲁成银来巴作题为《中国茶产业现状与巴中茶产业转型升级策略》专题报告,邀请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省茶叶产业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云来巴开展茶叶病虫绿色防控、名优茶精深加工及产业链延伸等技术培训。南江、通江、平昌县相继与省农科院茶研所开展科技合作,加强茶树品种选育、高效优质栽培等工作;与西南大学合作加强茶叶科技人才培训及引进;平昌县与中茶所科技合作,联合打造现代茶叶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