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花溪乡明山村产业兴村文明治村
5月4日,记者在巴州区花溪乡明山村看到,一条水泥路直通“巴山新居”,以黄白色调为主的新居依山而建,房前屋后种满了柚子树,田里地里金银花含苞待放……作为巴州区第二批产居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明山村大力发展金银花产业,推动巴山新居建设,产村相融,打造“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新家园。
统规自建:新房挨着老邻居
走进村民杨达斌家,围墙外种着蔬菜,围墙里一群小鸡叽叽喳喳夺食,屋里净水器、过滤池一应俱全。
杨达斌今年75岁,曾和村民袁礼新、袁礼安兄弟同住一个三合院。农忙互相搭把手,农闲摆摆农门阵。几十年来,三家人互帮互助,和睦相处。2012年,在全村统一规划下,三家人相继建成了新楼,由于相距不远,依旧不减往来。如今,眼看就要采收头一茬金银花了,三家人已经商量好了,忙不过来时就互相搭伙食,袁家两个媳妇手脚麻利,摘完了自家的金银花,就来帮杨大爷家干活。
“新居生活方便,环境又好,和老邻居住在一起,热热闹闹。”杨达斌说。
“2013年10月建成新居86户,现已全部入住。”村支书吴平告诉记者。
花溪乡“巴山新居”建设坚持政府统一规划、农户自建,打造让村民满意的新农居。完善配套公共设施,硬化道路3.1公里,整治堰塘5口,修引水渠3000多米。
文明建设:打造和谐新村
“田里种金银花,旱地种苞谷,鸡鸭猪牛羊养齐了,一年能增收6000多元,连孙子都说我们老当益壮!”路上,记者碰到村民杨国銮和他妻子吴国芳,正将一车柴草灰运往金银花地里。杨国銮71岁,吴国芳68岁。这对老人已结婚51年,是村里小辈们心中的“模范夫妻”。
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还要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明山村以巩固新村建设成果为契机,在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上,抓好村民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文明、卫生、友爱、互助的和谐新村。
吴平介绍,全村深入开展“平安家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营造道德建设环境;开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公德教育宣讲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村里的红白喜事聚会,通过村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艺演出,教育群众,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将建立一个健身交流活动中心,让村里的老人和城里一样,跳广场舞、打太极拳。”吴平说。
2012年,明山村贫困人口81户321人;2014年底实现脱贫44户295人,预计到2017年实现全面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