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架子肉都要卖14块钱一斤哦……”在巴城状元桥街农贸市场买肉的张秀发告诉记者,最近肉价涨得太厉害,她刚买的肉每斤比平时贵了2块多。8月10日,记者走访了巴城城西农贸市场、状元桥街农贸市场以及人民商场等猪肉销售点,市民普遍反映最近肉价偏高。巴中市发改委成本调查监审局局长张涌认为,肉价上涨是生猪出栏量少等原因造成的,属于正常的价格浮动。
猪肉贵:买难卖难怪现象
8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巴中市最大的猪肉销售市场——城西市场,经营多年猪肉零售生意的骆师傅向记者诉起了苦:“最近猪肉价格几乎是隔几天就涨一元钱,我卖了十多年肉,大夏天价格这样上涨还是2011年出现过。”骆师傅说,虽然这些天价格涨得快,但对他们来说也并非好事,很多顾客都只看不买,销量比以往少了约三成。肉价上涨对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冲击也不小,刚买了一斤二级五花肉的李显志感叹:“这是我这几年吃过最贵的一次肉了,以后肉都不敢多吃。”
国家统计局巴中调查队消费价格调查员范春告诉记者,巴中市7月份猪肉一级后座肉均价为25.33元/公斤,一级五花肉均价为22.83元/公斤,但8月10日最新数据显示,分别达到了28元/公斤、26元/公斤。范春认为,目前生猪价格较高达到了养殖户心理预期,近期出栏或有所增加,8月份猪肉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但幅度不会太大,9月中旬以后或许会有所回落。
出栏少:无猪可买利润低
2012年以来,生猪养殖业亏损,直接打击了养猪大户的积极性,养殖户大批退出,生猪出栏量持续下降。2014年4月,巴中市生猪价格最低时跌到了5.4元/斤,猪粮比价为4.4:1,有很多养殖场出现亏损状态。曾口镇茨垭村养猪户鲜容说:“我们猪场如今的存栏量比去年年初时减少了1/3,主要原因就是养猪赔钱。去年,每卖一头猪,就要赔160块钱。”受此影响,2015年1-6月,巴中市生猪出栏270万头,同比减少4.9万头,下降2%。
巴中市星辰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平时屠宰的生猪主要销往市区,但生猪出栏少直接影响到屠宰场的日常供应量,尤其是最近两个月生猪供应量持续走低。“现在每天屠宰的生猪仅有430头左右,有时候还更少。”星辰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周兴告诉记者,去年同期他们屠宰场每天要屠宰生猪500多头,但是最近却无生猪可买。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2015年7月屠宰生猪14130头,平均单头重量225.60斤,收购单价为8.50元/斤,生猪收购成本为2709.57万元,加上其他支出总成本为2726.02万元。7月出售白条猪240.67万斤,平均单价每市斤11.30元,销售总收入2750.69万元,屠宰平均利润为17.46元/头。周兴说,“利润太低了,我们现在也只有硬撑着。”
开良方:政府调控需优化
记者调查发现,生猪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养殖户近年大量淘汰产能低下的母猪,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严重下降,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并未起多大作用。如今猪肉价格上涨,受益的是养殖户,而一旦猪肉价格进入“涨价——平稳——回跌”的循环周期,消费者要吃到便宜猪肉,屠宰企业则会压价收购,受损的又必然是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目前生猪生产环节过于脆弱的境况依旧没有改善,养殖户的风险与利润相伴,近期肉价上涨养殖户获取的红利并不多。
市发改委成本调查监审局局长张涌认为,生猪价格调控的目标必须做到既要保护生猪饲养者的积极性,又要避免猪肉价格过快上涨增加消费者支出,防止大起大落。因此,对于猪肉价格的正常涨跌,政府而应在养殖户迫切需要的基础性公共服务方面有所作为,调控的方式应选择向生产环节重点倾斜。
“要让肉价合理回归,必须完善养殖业的农业补助政策,从生猪疫病防控、养殖场地支持、市场信息监测与共享等方面入手。”张涌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肉贵伤民,肉贱伤农”局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