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外电称,中国政府为降低国内过多供给并推动投资,明年将首次批准中小型地方炼油厂出口成品油。
一位石油企业高层向记者证实了以上消息,“目前国内成品油过剩,地炼企业的加工量又不断增加,如果不部分出口,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可能大幅下降,柴油的量太多了。”
此时,对国内成品油供大于求的现实,商务部等是十分清楚的——在上周的会议上,“商务部对与会的省贸易部官员及地方炼厂的高管们称,他们现在可以申请第一季度成品油出口配额”,前述石油企业高层说,但是,尚不清楚有多少家地方炼厂会申请出口许可,不知道未来中国可以出口多少成品油。
今年三季度,中石化柴油配额为150万吨,与第二批相比增幅达120%,更创下成品油出口纪录。
“2008年后中国成品油和石化产品就开始出口,2012年中国经济不佳,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的出口量猛增,今年更是创纪录。”那位石油企业高层说。
因此,地炼企业希望出口是正常的。
不过,中国成品油出口放开也引发了对新一轮柴油过剩和其他成品油将涌入亚洲市场的担忧,加大亚洲油品价格的压力,亚洲炼油利润率可能进一步承压。此前由于大量中东油品的涌入,过多供给早已令亚洲市场承压。
11月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受独立炼油商产量增加提振,到2020年,中国每年过剩的柴油、汽油和煤油产量将较2014年水平增加一倍,至近3000万吨。
“过去韩国、中国台湾等向中国出口成品油,明年后,随着地炼企业出口的加速,东南亚国家将受到中国的出口压力。”那位石油企业高层说。
据了解,2015年第一季度,仅广西(钦州口岸)成品油出口量共29批次、40万吨,主要出口至新加坡、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也有部分消息人士认为地方炼油厂出口成品油可能产生的冲击有限,他们认为,多数中小规模的炼厂都没有出口港口等设施,也缺乏国际市场运作的经验。
一旦上述消息坐实,就意味着作为“十三五”重头戏的中国油气改革整体步伐正在加快。此前,中国允许六家民营地方炼油企业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标志着原油进口权垄断格局正逐渐被打破。
中国官方在10月15日发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表示,将择机放开成品油价格,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原油进口资质的逐步放开和地方炼厂成品油出口限制放开,不仅为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做了铺垫,也可以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等。
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低油价倒逼了中国油气改革提速。截至11月1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是今年第十一次下调。中宇资讯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汽柴油批发均价水平创2009年下半年以来新低。
受此影响,国内地炼企业陷入巨额亏损,已有多家炼厂停产,如若下半年行情无好转,地炼巨亏的局面将再度加剧。
机构预计,中长期全国汽柴油价格或维持走低趋势,国内油品市场行情年内或以惨淡行情收尾。
市场参与人士称,继中国今年对独立炼厂放开原油进口,现在又放开成品油出口,这可能为期待已久的中国原油期货合约铺平道路,最终可能推出油品的指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