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财经频道 > 股市要闻 >正文

年报--国民的"火眼金睛" 展现上市公司经营全景

时间:2016-05-03 10:53:19    作者: jqh123    来源:巴中在线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但随着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的不断深化,今年这一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结合公司所处行业和自身的经营特点,对财务数据反映的生产与销售的关键流程进行了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披露。

  例如,三峡水利(行情600116,买入)就结合影响公司业绩的容量、电量等非财务指标,通过图表等多种方式,浅显易懂地说明了公司财务业绩变化情况。又如王府井(行情600859,买入)、茂业商业(行情600828,买入)等百货公司,结合公司的物业持有情况、利润管理策略、项目选择和客户经营优劣势等多角度的行业经营信息,对自身的经营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比较,内容翔实,针对性强。财务信息的非财务化解读,让投资者在轻松理解财务数据背后秘密的同时,也在同行业比较中可以进行打分,一评“高下”。

  盈利模式披露全面强化

  盈利模式是企业赚取利润的“指南针”。对投资者而言,一家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对其进行价值评估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特别是对一些身处新业态、新行业的公司,这一考量至关重要。

  对比看,往年监管机构并未对这类信息作出明确规定。今年沪市的行业指引中专门增加了对此类信息的披露要求,证监会的新版年报格式准则对此也单设一节予以明确。分析2015年年报,大多数沪市公司对盈利模式都进行了概述。

  其中,一些公司的披露全面深入、清晰易懂。如用友网络(行情600588,买入),公司结合其所处产业领域的发展趋势,详细披露了各业务模块的经营模式、收入模式,并结合自身在产品、研发、营销网络和客户基础等方面的特点,深入分析其盈利模式在行业竞争显著加剧的格局下的竞争优势。这让投资者能够理解管理层的意图与战略,更好地评判公司发展前景。

  事实上,年报已成为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日常经营和内在价值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当前A股市场波动加大,各类“概念”炒作此起彼伏的环境下,通过监管强化沪市公司年报对行业相关的日常经营性信息的披露,为投资者从宏观经济影响、客户市场、关键资源、盈利战略、经营执行等全角度判断公司的投资价值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年报有效信息的分析比对,将进一步帮助投资者“去伪存真”,通过日常经营活动分辨公司质地,更有利于引导投资者理性决策,培养价值投资的理念。而这些核心信息亦是投资者研读年报的“透视镜”,以助其更准确“定位”上市公司,“读懂”上市公司。而当用同一把“标尺”研判同行业公司的年报时,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披露孰详孰略,经营情况孰好孰坏,公司质地孰良孰劣,投资者心中亦自有评判。

关键词阅读: 年报 上市公司经营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