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再次走弱,这使得产业资本在市场的动向发生微妙变化。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5月以来共有77家上市公司获得大股东或高管增持,合计买入3.85亿股,增仓市值为48.43亿元。而对比月度增减持额度比值来看,5月(截至5月11日)增持市值与减持市值的比为0.57,高于4月的0.51,可见市场增持热情有所上升。不过,仍然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担心风险上升,目前减持的资金额仍高于增持,并且两者相差较大。同时,过去保险资金大举举牌的现象不再,业内人士也判断保险公司举牌潮恐难再现。
导读“当前市场的情绪还比较弱,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确实存在套现的需求,所以卖筹码的还是比较多,增持的比较少。而且随着更多的定增解禁,今年下半年这方面的压力将持续存在。”
受多重利空因素影响,沪指在冲击3000点关口溃败后震荡下行,目前在2800点附近徘徊。而年报、季报窗口期之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频繁减持,更加重了市场的低迷情绪。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从5月份上市公司整体增减持情况来看,在部分大股东频繁减持之际,亦有不少产业资本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11日,5月以来共有77家上市公司获得大股东或高管增持,合计买入3.85亿股,增仓市值为48.43亿元。而对比月度增减持额度比值来看,5月(截至5月11日)增持市值与减持市值的比为0.57,高于4月的0.51,可见市场增持热情有所上升。
大股东逆市入场扫货
从过往趋势来看,每逢市场大跌,便会有大资金趁机买入,去年下半年市场掀起的保险资金举牌高潮正是如此。自5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接连发布大股东增持公告,使得受大股东减持影响的市场情绪有所平衡。
仅5月9日、10日两天,就有包括大商股份、大名城、天目药业、合兴包装、浦东建设、恩华药业、东方时尚等数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大股东增持公告。而5月以来,已经有77家公司宣布获得公司重要股东增持。
其中,大商股份大股东的增持,因涉及到与安邦保险的股权之争而引发市场关注。2015年四季度开始,大商集团和安邦保险纷纷对大商股份展开增持,持股比例逐步接近。5月9日晚,大商股份发布股东权益变动公告,宣布大商集团和大商管理今年以来仍在增持大商股份。
具体来看,本次权益变动前,大商集团持有大商股份3149万股,占大商股份总股本的10.72%;大商管理持有大商股份0股股份。本次权益变动后,大商集团持有大商股份4333万股股份,占大商股份总股本的14.75%;大商管理持有大商股份285万股股份,占大商股份总股本的0.97%。合计来看,大商集团和大商管理共增持5%。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私募投资总监李云(化名)分析称,“这类增持主要出于大股东捍卫公司控制权的需求,不排除还有进一步的动作。尤其是被保险资金盯上的公司,较量会比较精彩。”
除了大商股份这类可能涉及股权之争的特殊情况外,也有不少产业资本在增持时表示仅出于看好公司的未来长期发展。
今年4月7年到5月10日,中国民生信托管理的民生信托聚鑫 1 号资金信托通过上交所证券集中竞价交易系统买入天目药业股份累计60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中国民生信托表示,“本次增持是因为认可并看好天目药业潜在的发展机会,希望通过此次增持,获取上市公司股权增值带来的收益,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天目药业股份的可能。”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大股东增持市值排在前五位的公司依次是苏宁云商、长江证券、TCL集团、大名城和中信证券,其中大名城正是今年5月遭到“中植系”举牌。
部分资金警惕风险放弃定增
尽管从增减持额度比来看,5月份产业资本增持热情相较4月有所回升,但仍低于2月和3月。
此外,除了1月市场整体处于净增持状态外(增仓市值大于减仓市值),2月至5月,市场均处于净减持状态,且减持市值远远超过增持市值。例如从5月情况来看,上市公司遭重要股东套现84.66亿元,但增仓市值仅有48.43亿元。
前述私募投资总监李云谈道,“当前市场的情绪还比较弱,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确实存在套现的需求,所以卖筹码的还是比较多,增持的比较少。而且随着更多的定增解禁,今年下半年这方面的压力将持续存在。”
来自另一家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冯征(化名)向记者透露,“本来我们年初也有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计划,不过鉴于风险的考虑,最终也没有做。”
对此,深圳茶马古道投资发展公司总裁朱思铭表示,当前环境下上市公司定增项目募资速度较年初有下滑的迹象,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未来风险的担忧。
朱思铭谈道,“对于某些个股来讲,市场大跌可能是介入的好时机,但对整个市场而言,目前机会可能不大。现在金融环境较为复杂,私募备案新规从严减缓了私募资金入市速率,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加强也会使市场观望情绪加重,要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筛选出短期内具备上升空间的个股,难度自然也就大了。”
朱思铭进一步解释称,“比如近日关于收紧中概股借壳回归和跨行业并购这两个消息,带来了很多不可控的风险因素,整个市场短期受到的冲击也比较大。此外,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票质押率较高,这对于上市公司未来发展也可能会带来一定不确定因素,各种情况综合分析,我们觉得短期内要把握好投资方向较为困难。”
“从这些消息推测,接下来整个监管趋势的大方向可能会进一步收紧,我们认为监管层的想法是推动A股回归价值投资,令上市公司着重实体经济,从长期而言,是利好A股市场发展的。”朱思铭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