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亿政府补贴的刺激下,各地去产能呼声高涨,煤炭行业或将迎来下一轮的煤矿关停潮。
5月18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经信委副主任王万良在解读该省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时表示,“十三五”期间,山东要退出煤矿114处,化解产能6460万吨。
上述114处煤矿分两阶段退出,第一阶段为2016-2018年,规划退出煤矿97处,化解产能4041万吨/年,占比62.55%,其中 2016年规划退出煤矿58处,化解产能1625万吨/年。第二阶段为2019-2020年,规划退出煤矿17处、化解产能2419万吨/年。
河北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方案也已公布。到2020年,河北省缩减产能7536万吨,其中包括引导退出煤矿74处、产能5165万吨;关闭原政策性破产煤矿13处、产能1058万吨;煤矿整合重组后关闭54处、产能1340万吨。
截至2015年底,河北省有煤炭企业22家,在册煤矿198处,总计能力1.24亿吨,缩减的产能将在全部产能中占比高达60%。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看,仅山东、河北两省,未来五年中将要退出、关停的煤矿就高达255处,涉及产能约1.4亿吨。
“按照目前地方去产能的力度,更大的煤炭关停潮很可能到来。”中宇资讯煤炭分析师关大利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各地制定淘汰产能制定有点‘跟风',到底谁家的煤矿关、怎么关,还不明确。”
自2012年煤炭行业结束“黄金十年”以来,伴随着煤价一路下跌,大批中小民营煤矿在过去两年中被迫关停。而此次煤炭关停潮中涉及了大量国有煤矿。
河北省的煤炭去产能方案中,首次明确不同企业属性的煤矿退出数量,其中省属国有煤矿退出97处、能力6490万吨,其他整合主体企业退出44处、产能1073万吨。
省属国有煤企在此次河北去产能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去产能计划占河北省去产能总计划约86%。分别为开滦集退出煤矿38处、产能3372万吨,冀中能源集团退出59处、产能3118万吨。
2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指出,从2016年开始,用3-5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但从目前近十个省份公布的目标看,煤炭去产能的力度已经超过国家预期。
“地方政府在去产能目标上都制定的比较很积极,国家出台的去产能补贴政策是一大刺激因素,地方政府都希望是获得国家更多的补贴、资金支持。”5月24日,在2016年世界煤炭协会技术委员会会议上,一位煤炭企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从5月1日起,内蒙古全区所有生产煤矿实行全年276个工作日减量化生产规定,非央企生产煤矿合计产能由原来的3.87亿吨减少至3.25亿吨,减少产能约6200万吨,减少16.05%。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的表示,“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将压缩煤炭产能1亿吨,涉及关闭的矿井达280处。
贵州省下发的《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意见》,计划用3至5年时间关闭退出煤矿510处、压缩煤矿规模7000万吨左右。
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也在《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有序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亿吨以上。
5月18日,财政部通过官网公布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将设立总规模为1000亿元的专项奖补资金,用于对地方和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给予补助。
专项奖补资金将分为基础和梯级两部分,其中200亿元将作为梯级奖补资金,用于对超额完成产能化解任务的省份实行奖励,还鼓励各地尽早退出过剩产能,并实施“早退多奖”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将促进地方企业煤炭产能退出的速度和力度。
根据财政部消息,目前,中央财政已拨付2016年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276.43亿元,以支持地方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
“如果政策好、补贴到位,现在煤企都愿意抛离劣质资产、退出资源趋于枯竭的老矿井,但是专项资金具体如何发放,效果如何,还得继续观望。”关大利说。
根据最新三大煤炭大省的统计数据,1-4月,山西省累计生产原煤2.6亿吨,同比下降7.3%;陕西省累计生产煤炭1.11亿吨,同比减产1772万吨,下降13.80%;内蒙古原煤产量2.51亿吨,同比减产5049万吨,下降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