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一轮贸易与金融竞争,倒逼中国必须以主动嵌入和体系搭建方式,加快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假如上海和香港能形成以现货与衍生品为各自核心业务的分工协作格局,则沪港的合成影响力将可比肩伦敦。一国争取掌握定价权,既取决于该国基于经济增长与贸易扩张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引导,也离不开有关市场交易体系的充分发育与高效监管,更离不开国际交易主体的认同感和深度参与,而该国货币能否成为全球大宗商品计价货币,则是核心环节。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本周三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第十三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透露,中国将坚定推进期货市场开放,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计划把原油、铁矿石和天然橡胶期货作为向更多外国投资者开放国内市场的起点。方星海表示,中国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面临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而实现这一目标尚需克服诸多约束条件。一些西方媒体将其解读为中国力图通过提升大宗商品定价影响力,最终将中国市场发展成为全球的定价中心。这也是中国由制造业和贸易大国向产业与资本强国迈进过程中国际话语权诉求表达的自然逻辑延伸。
中国已是绝大部分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费国。今天中国期货市场共上市了46个商品期货品种,基本覆盖了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等主要产业领域。2015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全年进口规模接近3.4亿吨,较十年前增长近1.5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钢铁产量占全球钢铁总产量约一半,在全球铜消费量中占比约40%。但多年来中国在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中却始终只是重量级看客,即便近年来小幅提升了对某些初级产品的定价影响力,尤其是承担着国家使命的上海,正努力打造成中国争夺全球商品定价权的战略设计与运营中心,但迄今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仍掌握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金融交易所手里,东京和芝加哥也在某些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伦敦和纽约把持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有其极为复杂的商业逻辑和政治军事逻辑。英国和美国作为现代金融史上迄今为止两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强权,不仅先后有着极为雄厚的实体经济和贸易体系为支撑,而且先后建立了密布全球的立体化霸权体系。以美国为例,美国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控制,除了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显而易见的机制化霸权体系之外,其背后蕴藏的则是美国直到今天依然独有的一项特殊优势,即密布全球的海上力量投送与打击体系、柔性商业干预和无形的金融控制体系。换言之,美国自1944年以来所扮演的全球经济体系最后担保人角色,所依仗的主要有两个力量工具:武力和金融。前者蕴含的是对高科技领先优势的长期握有,后者则是基于对强大制造业、全球贸易高边疆和金融定价权的有效整合。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整体国家实力业已降格为二流大国的英国,为了保持其在金融领域的独特国家优势,最近三十年来,一直竭尽全力精心维护着伦敦金融城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此外,英国从未放弃对高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塑造,始终在竭力阻止任何可能影响英镑地位的下降的相关因素发生。为此,英国还不惜合纵连横,力图保持其对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的某些主导权。此外,英国还保持着一支精干且高效的海军力量,其远程力量投送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
可见,包括全球商品定价权在内的现代金融体系,绝不仅仅表现为银行、证券、债券和货币的体系化存在,而是对一国科技、产出、创意、军力以及国际协调力与领导力的全面萃取。
中国尽管迎来了积极争取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的难得时间窗口,但从全球商品定价中心的演变逻辑来看,中国要争取掌握定价权,既取决于中国基于经济增长与贸易扩张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引导,也离不开有关市场交易体系的充分发育与高效监管,更离不开国际交易主体对中国相关制度与教育体系的高度认同和深度参与,而人民币能否发育成为全球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则是掌握定价权的核心环节。
目前,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主要有两种定价机制,一是对成熟期货品种与相关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定价,主要参考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的标准合约价格来确定;二是针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价格定价,主要由交易双方每年通过谈判达成。在这两个定价机制中,无论纽约还是伦敦及芝加哥,都由于其充分发育的报价、交割、合约标准以及其他一系列体系支撑,几乎垄断了相关定价权。预计未来一段时期,美欧、美日会在TTIP和TTP协定规则博弈与合作中找到有效均衡点,一旦成员国最终通过相关协定,则主要发达经济体不仅将主导21世纪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纽约和伦敦的全球商品定价中心地位。
全球新一轮贸易与金融竞争,倒逼中国必须以主动嵌入和体系搭建方式,加快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以今天的市场格局,上海已在天然橡胶、铜和黄金定价权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据悉,石油期货也有望在今年推出,一旦原油期货上市,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原油市场的定价格局。而要让国际市场主体主动参与我国相关交易体系的建设与运营,监管层须在报价与交割体系、合约标准化及交易透明化方面尽快完成基础性工作,严格规范交易行为,适时放开商业银行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限制,尽快有效对接国内外交易市场。另外,还得有效整合上海和香港在参与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方面的优势,假如上海和香港能形成以现货与衍生品为各自核心业务的分工协作格局,则沪港的合成影响力将可比肩伦敦。
根据上海市政府的相关工作规划,上海今年将支持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期工程,并将在“十三五”期间打造全球人民币基准价格形成中心、资产定价中心和支付清算中心,基本建成功能完备、实时高效、风险可控的全球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概而言之,就是以上海为人民币市场中心,配套建设相关要素体系,积极争取全球资产定价权。香港则在强化港深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做强衍生品市场,以期实现沪港共赢共荣,进而在全球商品定价竞争中形成沪港携手抗衡纽约、伦敦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