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中间价上调277点,创逾两周最大升幅。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658元;上日中间价报6.5935元,16:30收盘价报6.5807元,23:30夜盘收报6.5750元。
如果要梳理2016年中国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关键词,一定逃不开人民贬值。年初时,市场普遍认为今年最担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人民币贬值,另一个就是通胀攀升。如今时至年中,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这两大问题会继续存在,且缓慢攀升,但这并不值得担心。
对于今年下半年的走势,虽然不少人认为现在看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有人向记者指出,其实下半年有很多前期实施的政策效应将凸显,可能给市场带来不少活力,短期来看,今年年末极有可能迎来一波“小暖冬”,这一小暖冬对于长期下行周期中的经济,尤其是市场信心而言极其重要。如果确实出现,那么中国经济转型中的这种节奏是可以接受的。
贬值和通胀还需要担心吗
去年底以来,市场就基本上对人民币贬值的方向形成了基本一致的预期,随后这种预期就一直存在。市场一致预期人民币贬值的逻辑在于,此前人民币一直处于被动升值的通道中,已经被明显高估。而“811汇改”打开了贬值的口子,但根据国内外经济基本面对比判断,被高估的部分还远没有消除掉,因此长期看仍然有走贬的趋势。
回顾年初,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幅度不断创下历史记录。彼时,市场情绪十分紧张,国内投资者,包括普通个人换汇意愿都非常强烈,这在当时不断外流的外汇储备上也得到印证。同时,境外投资渠道受阻,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产品暂停新发,QDIE(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业务被叫停,个人购汇的控制也更为严格,这些动作使得市场一时间人心惶惶。
不过,后来在相关政策举措以及监管层再三“安抚”言论之下,人民币汇率短暂企稳回升,在随后6月份人民币再次走进贬值通道的时候,市场的反应已经非常冷静了。
耀之基金董事长杜洋对记者表示,其实,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反应有点过火了。从其作为机构投资者同监管层的接触来看,在这种市场情绪下,监管层确实是对换汇以及对外资产配置较以前更为重视,但是其主要是要求掌握更多相关的信息和细节,并没有在渠道额度上有明显的收紧,此前已经打开的配置渠道仍在,而且完全可以满足境内机构和公司的对外配置需求。
事实上,目前来看,年初形成的预期并没有改变。从各大机构的预测来看,仍然普遍持人民币长期走贬的观点,保守者认为年内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贬至6.7-6.8,激进者则预测贬值幅度或高达20%-30%。记者采访的人士多认为,从中国市场和监管者的特点来看,会继续保持小幅的贬值趋势,不可能如国外某些央行那样一次性大幅贬值。
而通胀问题事实上同汇率问题如同一只手的正反面,相伴相生。基于年初投资和信贷数据高企,市场一度对通胀问题不无担忧。上半年的CPI数据上所体现的通货膨胀虽然低于年初的预期,但是这主要是受CPI计算方式变动(权重调整)所致,实际通胀率仍然很高,物价上涨明显,猪肉价格涨幅已经超过三成。据记者了解,现在大家观察通胀的最佳对标就是不动产的价格,从房价走势上来看,通胀无疑会继续存在。
记者采访获悉,市场多认为汇率贬值和通胀都会继续存在,且缓慢攀升,但是并不需要担心,其节奏会在市场的接受范围内。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央行会采取渐进式贬值的方式来调控汇率,或是退三进二,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够降低国内外汇流出的总规模,同时又能使得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逐步增加。
年终将迎来经济“小暖冬”?
事实上,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很多人对于今年下半年的经济持悲观态度。甚至有机构指出,今年的复苏势头恐怕到此为止了,下半年更多的是继续下行的压力。确实,最新的经济数据、企业的融资需求、民间投资的意愿等多项指标,都显示出经济前行动能不足,复苏乏力。
不过,仍有不少人认为,经济运行中目前已经感知到的一些正面因素,其效果在下半年可能会显现出来,影响也许比市场预期的要大。在这些因素的带动效应下,经济和市场在年终时可能会出现一波难得的“小暖冬”迹象。
杜洋就是持这种观点。他认为,下半年的形势要比前期复杂得多,因为很多因素可能都会开始产生影响。比如去产能的一些举措,以及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行为。他举例称,近期监管层力推的绿色债券以及绿色金融就是去产能的一个“伴生品”,虽然前期这些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但是目前正在解决这个问题,相信以后其中会诞生很多机会。
此外,对境外投资者开放资本市场,以前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今年以来确实让投资者们感觉到“落地”了。中国财政部日前在伦敦发行30亿元人民币债券,这是中国首度在香港以外的离岸市场发行债券。据了解,有海外央行对这批债券表现出兴趣。杜洋认为,随着类似事件的推进,海外央行、国际大行以及社保基金等机构会更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市场,这将给中国市场带来活力,尤其是固定收益市场。
不过,也有人指出,这种观点可能过于乐观了。独立财经观察员彭瑞馨就表示,去产能、不良处理会造成本来高负债率企业的资产集中处置,从而导致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境外资金进场,也会是首先考虑风险,不会轻易成为债务的兜底方。他认为,未来两级分化会非常严重,即优质投资标的(含债券)收益率极低,劣质标的收益率可能会超过两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