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资产证券化迎来了政策红利期和高速发展期,未来的增长潜力可期,各类机构也在蠢蠢欲动,但受制于发行规模、人才储备、项目流动性和后续管理压力等制约因素,参与机构多是“看得多,做得少”,大规模铺开该项业务的机构并不多见。
发行规模小
制约行业发展
以北京某家中等规模的基金子公司为例,在该公司2000多亿元的管理总规模中,资产证券化项目规模仅有50亿元,在全部资管规模中仅占据2.5%的比重。
谈及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小体量,该公司项目经理告诉记者,“资产证券化业务比重较低不是因为公司不想做,而是本来这项业务的项目就不多,今年全市场只发行了1600亿元的规模,市场上却有近百家机构都可以参与,对于参与机构来说,全年能参与到100亿的项目就很不错了。”
此外,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长、见效慢、整体性价比偏低也是机构的顾虑之一。
上述子公司项目经理表示,相比于通道业务一周左右的流程,资产证券化的流程比较长,一般是3-6个月,在运营管理上性价比也不是太高。
“我们合作通道业务,一单一两周可以轻松做到100亿元,收千分之一的费率,一单费率就有1千万,项目周期一般两年就能走完,也不存在后续管理的压力;但资产证券化项目一年才能做上3、5单,大约做30亿,收千分之三费率,一年才收入900万,而且项目周期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后期还需要持续管理,费时费力,对公司的盈利效应体现得并不明显。”该项目经理称。
市场流动性较差
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小引发的一个连锁反应之一就是市场的流动性不足。
华南某券商系资管公司总经理表示,资产证券化市场缺乏流动性有多方面的成因:一是国内资产证券化业务尚处于初始阶段,交易所证券化目前还不能进入标准库进行质押回购;二是虽然资产证券化规模已经大幅扩容,但市场整体规模还是偏小,只有先把规模做上来,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机构关注,并产生交易需求;三是投资者还不成熟,多数机构投资者对该领域相对陌生,对证券化的认识也很有限。
上述总经理称,“一个品种要能流动起来,首先需要市场有大量的供给,只有供给量非常大的时候,才能激发买方、卖方等各方参与者的兴趣。到现在为止,今年市场规模已经大大超过去年同期规模了,但总体上还是非常小。”
华北某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也表示,产品流动性是投资者很关心的,能否卖出、后续的交易方式直接决定了收益能否兑现。但从银行的角度看,资产证券化产品是具备一定收益率的资产,在银行缺乏资产、又有盈利刚性要求的情况下,银行转出的动力也不是很足。
项目后续管理压力大
除了规模小、流动性不足外,由于部分资产证券化项目周期较长,后续管理的压力也就明显增加。
北京某大型券商金融市场部副总表示,资产证券化的后续管理很重要,因为承担的是计划管理人的角色,不仅要挖掘符合的项目,包装成适合的产品,还需要持续管理该项业务。
该副总称,“针对收费权利的产品,有的产品周期是6-8年,房地产这块,我们的产品周期理论上是18年期限,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产品管理上的细节,需要有现金流的归集,顶层资产现金流的预测和估值等,不仅仅是发行完产品就一劳永逸了。”
北京上述大型券商项目经理也认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后续管理要远比一般公司债业务多,要进行现金流的归集回收、投资、加速清偿等事项,这项业务在交易文件数量、复杂程度上非常大,必须要做好人员配备、存续期管理储备,才能把业务持续运行下去。
相关人才储备不足
此外,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相关人才储备不足也制约了业务的发展。
东方汇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结构融资部副总经理陶健分析认为,一是国内的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行业内资深的从业人员比较匮乏;二是资产证券化属于金融工程的产物,整个投资运营逻辑与传统业务模式存在较大的区别,产品比较新而且复杂,对从业人员的培养也相对难度大一些。
陶健表示,资产证券化业务与传统的债务融资工具在风险把控上也有所不同。传统的债务融资工具,主要从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和公司基本面等维度去考量。而资产证券化业务,除了上述维度以外,还需要去了解基础资产,还要去设计成可投资的复杂产品,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
“总体而言,资产证券化仍属于金融市场的新兴业务,二级市场上不活跃。对于券商和基金子公司等卖方机构,由于盈利效应尚未明显呈现,导致了虽然感兴趣的机构不少,但真正大规模布局的并不多。”陶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