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消息,监管层近期接连出手治市,据财新称,多地证监局近日向辖区内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期货公司下发通知,要求开展私募资管业务自查整改,重点针对“保本”类和结构化资管计划产品。
今年7月18日起《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开始实施,较之此前的“八条底线”在多方面提高了监管要求。在杠杆限制上,股票类、混合类结构化资管计划的杠杆倍数不能超过1倍,固定收益类结构化资管计划不能超过3倍,其他类结构化资管计划不能超过2倍。“保本”类产品被《暂行规定》严令禁止,资管合同及销售材料中不能包含保本保收益的表述,不能直接或间接承诺保本保收益。
此次证监会要求机构整改,可看作是监管层落实新“八条底线”的后续督导工作。
近期,有关部门加强对盘中异动、密集炒作、虚假申报等机构行为的监管,并对异动账户所在营业部高频发布“监管提示”。在监管全面趋严的背景下,私募基金的投资手法正发生明显变化:游资传统“打板”、“追板”的手法失去用武之地;私募“中彩票”式押宝并购重组个股的做法也变得如履薄冰。业内人士认为,从短期来看,近期监管趋严对市场交易型资金无疑是重大利空;但从中长期来看,有助于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回归价值投资,对宏观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监管趋严对游资影响很大,我记得很清楚,银行理财新规刚出来时,A股就没有涨停的股票,后面才慢慢出现,人福医药逆市涨停还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人福医药不得不发公告予以回复。这个事情出来后,大家都在观望。”北京一家擅长短线交易的私募人士黄凯(化名)说。
江浙一家草根派私募的合伙人告诉记者,游资以往那些“打板”、“追板”的做法现在已经“玩不转”。他表示,例如常见的有机构在前一个交易日尾盘脱离成本区快速拉高,次日早盘集中下大单实现“控盘”,再以低于现价一定比例的价格快速抛出,吸引大量散户接盘,这时机构再逐步出掉前一个交易日的筹码,或者撤掉早盘的买单,实现盈利。再比如有私募要做某个板块的“市场情绪套利”,就会先集中火力把这个板块的龙头股票“打起来”,等同板块其他公司股价上涨时,就会将预先埋伏其中的筹码快速出货。
机构人士指出,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将是大势所趋,也正在成为证券市场监管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提高一级市场规范性,降低二级市场波动性或成为影响市场的整体方向。
在监管从严背景下,也有不同声音出现,8月1日投资快报曾撰文认为,“闲不住的手”或需要反思,监管过细已成市场最大风险。分析认为,上半年市场一直半死不活,7月份大盘扑腾了几下准备翻身,眼看着“饭碗”端上了桌,可大伙刚要伸筷子,饭菜又被收了回去。是谁把饭菜收了回去?最近一周,市场转升为跌,而触发市场下跌的关键因素却是政策之手。一方面市场的资金面在生变,另一方面微观层面的监管活动越来越细,“水至清则无鱼”,A股骤变的游戏规则导致投资者用脚投票。
华夏时报则认为,当前的监管并没有过度。强化对重大资产的监管不仅可以防止其中出现的利益输送,也可以防止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