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起监管层就着力开展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活动,而P2P是重点整治领域。继网贷行业监管办法出台后,今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规定,P2P作为重点整治内容,平台必须落实信息中介性质,不得非法集资、自融、放贷,且注册名字及经营范围中不得含有“P2P”、“网贷”、“网络借贷”等字样。若含有上述字样的企业,工商部门要及时告知金融监管部门,予以关注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P2P的迅速崛起使得网贷行业风险事件频发,据官方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P2P问题平台累计达1778家,约占全国机构总数的43.1%,部分机构甚至出现“卷款”“跑路”等情况。一部分机构销售不同形式的投资产品,规避相关金融产品的认购门槛及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在逃避监管的同时,加剧风险传播;另一部分机构甚至通过假标的、资金池和高收益等手段,进行自融、庞氏骗局,碰触非法集资底线。其中“e租宝”等事件更令舆论哗然。
而本次方案一出,对于防止行业风险蔓延,促使行业正本清源、清理行业害群之马、提升行业整体形象、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但这也令不少平台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面对如此严格的监管,相信很多人会重新审视P2P行业的未来。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开始,不少P2P平台便已开始谋求向消费金融、小额车贷等方向转型,并且取得初步成效,展现出广阔市场空间,也让一些P2P平台看到了转型的希望。
除了转型消费金融外,去P2P化,彻底转型为从事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理财等金融科技研发的科技信息服务企业也是一大路径。
另外就是利用自身优势,转型为专注于风控、征信、贷后管理、不良催收等上下游第三方服务机构或是寻求大型合规平台的兼并收购,抱团发展等。
但不管是哪一条路,合法合规才是长久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