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顿请孟召伟吃完麦当劳之后,孟召伟伸舌头舔干净拿麦辣鸡翅的手指,说:“我平均每天要送2次以上的麦当劳,干了大半年了,但这是我第一次吃。”
送餐
12月4日,周日。
对周武来说,双休日意味着最繁忙。
“为什么如今这么多人都不自己做饭了?”周武颇为疑惑。工作日订单多一点还比较好理解,但是为什么双休日还点外卖?
这个疑问在4个月前一次送餐后得到解答。那次周末,他给住在朝阳区西坝河附近一户人家送餐,点的是一份盖饭,当他送到时,敲门半天没有反应,他又掏出手机打电话,心里想着“是不是又找错了单元楼?”的时候,一个发型桀骜不驯男子怒气冲冲打开了门,边拿走餐边抱怨,“催什么催!害我打boss都死了”。
周武这才知道,对方在打网游呢,往屋里一瞅,电脑屏幕上果然亮着灰暗的光,周围一片狼藉。
随后的几十个周末里,订餐的大多是这样的一批人——平时工作太忙,周末是难得可以挥霍的时间,于是在家宅到天昏地暗。
偶尔见到的温情短信
外卖员最不愿送的东西就是带汤的食物了。他们中流传着一句话,“没送过3公里外的一碗清汤面,别说你干过外卖员”。
黄元斌送过清汤面,还是3碗。他是周武隔壁片区的外卖员。那次下雨,11月底的北京,冷风吹在脸上像针扎,他也想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
“但是3公里开外啊,而且3公里只是软件上标注的直线距离,实际距离通常要到四五公里远了。”那天还刮着风,黄元斌一心想的就是汤面千万别凉了,甚至都没顾得上自己身体的寒冷。
半个小时后,餐送到了,打开保温餐盒,一看面汤没有洒,还好。黄元斌一摸,还暖暖的。
出来接餐的是个20岁出头的女生,黄元斌把面递过去的时候,女生二话没说就接过去了,然后“砰”地一下关上了门,没等他将“麻烦给个好评吧”说出口。
回去路上,黄元斌拿出手机,大风吹在他脸上,看到对方给了他差评,原因是“面都泡坨了怎么吃”。
“真的,当时骑着电动车,眼泪就下来了。”黄元斌说。他就要30岁了,之前再多的苦也吃过,“没想到送个外卖,第一次觉得这么委屈”。
无论有怎样的喜怒悲欢,外卖行业的发展都已成烽火燎原之势。《2016中国外卖O2O行业洞察报告》显示,2016年6月截止,我国外卖用户已达1.5亿,外卖渗透率已达21.1%,半年增长率高达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