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新冠保险两次走麦城:险企要反求诸己,但公众也无需苛责-环球速读
一年之内,保险业两次跌入“新冠陷阱”,前有隔离险狼狈下线,后有确诊险匆匆下线,两次都触发舆情,上了热搜,似乎再次加深了人们对于保险理赔难的观感。
这里面,险企的误判是主因,但同时,防疫政策的变化,确实超过了既有认知经验,导致本来精算立身的保险业,遭遇了“粗算”的风险,变得不可控。
(相关资料图)
黑天鹅是不可预知的,但险企需要知道,不确定性正是当下时代的最大确定性,在创新产品和谋求爆款的过程中,审时度势,别在政策上抖机灵,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犯错。
大数法则
引发近期舆情的是有人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遭遇,买了某寿险公司的新冠保险,阳了之后赔付被拒,后者给出的理由是,奥密克戎不属于新冠,现在定义为流感,因此不予理赔。
险企也对媒体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按照合同约定快速启动相应的理赔程序和服务。
无独有偶。在其他爆料中,也有相似经历的人称,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是没有肺部感染,因此不符合条件。
不一而论。
目前,以新冠确诊为保障责任的保险产品纷纷下架或停售,而纠纷还将持续下去。
在今年4-5月份,同样是跟新冠相关的隔离险,也是上演了批量下架和理赔纠纷的戏码,被骂上热搜。
两个事件,殊途同归,都是时移世易,被政策的U形转弯狠狠撞了一下腰,被大数法则所圈定的风险破圈,产品的市场崩溃,一片狼藉。
隔离险遭遇的是隔离的内涵和外延急剧扩张,被各种形式隔离的人数大大超过之前的认知;确诊险则是由于“新十条”以来的防控政策调整,预计感染人数同样大大超过之前的认知。
不必苛责
抗疫第三年,新冠保险将自己置于尴尬境地,虽然出了两次洋相,但整体上看,并非somebody的昏招,而是everybody的失招。保险公司需要反求诸己,但这确实不是一个要打谁板子的问题。
首先,新冠疫情本来就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经验可循,也没有数据可依,它的风险究竟几何,没有打开上帝视角的芸芸众生,是无从预判的。新冠保险产品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在市场驱动之外,也有险企响应政策号召,冲锋在前,积极增加保险供给,助力社会与民生的稳定。
其次,不要将保险产品绑在政策风险之上,这是险企此次应该汲取的经验。两次下架和纠纷,都是源自政策的调整,导致赔付成本急剧升高,产品陷入赔穿的境地。政策风险原本就属于黑天鹅,不可测,也测不准,包括险企在内绝大多数市场主体和老百姓都没有预料到这两次政策走向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也不要苛责险企,为什么没有做到事前诸葛亮。
最后,不审势则宽严皆误,新冠保险要与时俱进。政策的调整和专家的释疑,包括无症状和轻症居多,危重症占比很低,甚至建议将新冠肺炎改成新冠感冒,都给新冠保险提供了新的参数和变量。有的险企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将新冠的重症和危重症纳入保障范围,北京普惠健康保也加入此行列。
知易行难
保险产品的创新,是一个知易行难的事情。新冠保险,在创新的过程中屡屡撞墙,其实也以一个不光彩的形象展示了试错的代价,既是市场代价,也是声誉代价。
市场就是这样,有增加效率、提升福利水平的一面,也有成王败寇和资本压迫的另一面。谁都想做出一个爆款产品和网红产品,在前些年的互联网流量打法年代,all win or go home,鸡犬升天或者一地鸡毛,市场的活力和残酷,尽在于此。成功,便是一击即中的创新;失败,便是华而不实的营销。
保险市场,跑马圈地的躺赚时代渐行渐远,如何提供个性化的细分产品愈发重要,如何开辟打通医养的新赛道愈发重要,国家不仅在战略方向上早已明晰,同时也在不断释放利好,包括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迅速落地,包括刚刚公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和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促消费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保险既居于消费之中,同时也作为现代服务业为消费保驾护航,关键在于,有没有大量人民群众需要的产品,被发现、被设计和被营销。
新冠保险的两次走麦城,我们不希望因噎废食,什么都不做就不会犯错,但也是最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