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大面积“破净” 可转债发行热情不减
近期,市场上迎来第五家银行可转债。11月30日,齐鲁银行披露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齐鲁转债)网上中签结果,中签号码共有454.8183万个,发行规模80亿元,是二季度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的可转债。
在业内看来,在当前银行股大部分处于“破净”的背景下,发行可转债对上市银行而言,确实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融资方式。在股市震荡背景下,可转债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
【资料图】
上市银行热衷发行可转债
从近日发布的公告来看,齐鲁转债的发债期限为6年,即2022年11月29日至2028年11月28日。在票面利率方面,第一年为0.20%、第二年为0.40%、第三年为1.00%、第四年为1.60%、第五年为2.40%、第六年为3.00%。可转债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齐鲁银行将以齐鲁转债票面面值的109%(含最后一期年度利息)的价格向投资者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
从发债规模来看,齐鲁转债的发行规模为80亿元,是继兴业银行、重庆银行可转债发债规模后,位列银行可转债发债规模第三,同时也是今年二季度以来,发债规模最大的可转债。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除去齐鲁银行之外,今年已累计有4家银行的可转债成功上市,合计发债规模为770亿元,分别为兴业银行发债500亿元、重庆银行130亿元、成都银行80亿元、常熟银行60亿元。此外,长沙银行、厦门银行也在此前披露了可转债的发行计划。
记者注意到,对于发债用途,多数银行表示用于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对于此次可转债发行募集的资金用途,齐鲁银行也表示,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支持自身未来各项业务发展,在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银行发行可转债热情不减
尽管在今年A股市场上,银行股普遍表现低迷,但银行对发行可转债的热情并未减弱。
据记者统计,相比去年,银行发行可转债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规模上均有所扩容。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同期,仅4家银行发行了可转债,累计额度为600亿元,分别为上海银行200亿元、南京银行200亿元、杭州银行150亿元、苏州银行5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上市银行发行可转债比去年同期增加170亿元,发行机构增加1家。
对于可转债为何能在低迷的市场行情下保持火热,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对记者分析称,主要在于可转债的赚钱效应相对来讲仍然较强,即使在弱势市场环境下,可转债依然成为市场的无风险套利渠道。“对上市公司来说,发行可转债可以拓宽再融资渠道,也可以吸引资金认购,能够形成双赢局面。此外,这也与市场的旺盛需求密不可分。”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对可转债的发行进行分析。发行可转债一是为了满足资本补充需求,进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以及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二是银行股走势承压,定增等融资手段发行难度较大,兼具股债性质的转债更受银行欢迎;三是转债发行上限和净资产规模有关,低市净率和低市盈率的银行股在发行转债规模上更有优势。
截至12月1日收盘,42只上市银行股中,除宁波银行、招商银行、成都银行外,其余39只银行股均“破净”(市净率低于1)。
“在当前银行股大部分处于‘破净’的背景下,发行可转债对商业银行而言,确实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融资方式。”一位资深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与定增等融资方式不同,可转债能否发行其实取决于企业的征信资质情况,与当前在股市中的表现关系不大。
同时,发行可转债相对较为灵活。不仅票面利率较低,不像资本债可能有明确的还款日期,也不像永续债利息较为持续,可转债从资金的压力上来看成本较低,因此是目前上市银行最重要的融资方式。
看好可转债发展前景
事实上,在商业银行积极发行可转债的背景下,也离不开近年来可转债市场的整体高速发展。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广义可转债市场规模达到1.01万亿元,突破万亿元大关。相比之下,2018年广义可转债市值仅为3000亿元,此后4年可转债市场迅速壮大,年均融资额度均超过2000亿元。广义可转债分为可转债及可交债,两者的发行主体不同,但均可转换为上市公司股票。
在可转债方面,经过4年多发展成果显著。数据显示,2017年可转债融资规模589亿元,2018年增至791亿元。此后进入加速期,2019年可转债融资规模大增至2702亿元,2020年为2781亿元,2021年达到2828亿元。今年以来,可转债融资规模已达2105亿元。
参与主体也不断扩容,包括基金、券商、保险、年金、社保等今年以来均增持可转债。其中,公募基金年初持仓1093亿元,截至10月末持仓已升至1524亿元。银行理财异军突起,成为增持的主力之一,今年以来增持金额达76亿元,增幅高达400%。
“虽然银行转债发行数量少,但单笔发行规模大,2021年存量规模占比高达38.63%,已成为转债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东方金诚在研报中谈及银行可转债的后期表现时称,鉴于银行转债价格和正股估值均处于低位,债底保护性强,未来下探空间有限。
“银行转债未来仍将是机构底仓配置的重要选择,同时2022年正股反弹机会及发行人强烈促转股意愿也使部分银行转债存在博取正股收益的机会。”东方金诚在研报中表示。
“随着提振经济的措施不断落地,看好未来A股市场机会。考虑到目前市场有一定震荡,最优选择仍是可转债。”一位银行理财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编辑:翟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