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让治水的“神经末梢”更灵敏
数字化改革要找准“小切口”,做好“大场景”。在萧山区新街街道,当地把智慧治理和数字赋能渗透到了治水的“神经末梢”。
新街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韩灿华展示了一组数据:最近两个月,新东名苑小区居民用了将近1.8万吨自来水,污水排放量将近1.5万吨。以正常污水排放量为用水量的85%来评价,该小区处于“用水平衡”标准区间。
去年11月,新东名苑小区污水零直排智慧监管平台正式上线,小区雨水、污水管总出口等安装了水位计、电导率、流量计等传感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相当于给小区地下水系装上了“透视镜”,实时监测地下管网水位等实时数据和显示视频画面。上线近14个月,该平台已累计发出200余次警告,绝大多数是常水位数值调整期间发出的异常警告。
这种“流量”监测在“末梢”治水中能起到什么作用?“从监控发现异常发出警报,到通过视频研判问题及修复,再到恢复常态监控,污水零直排智慧监控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提高了运维效率。”该项目负责人表示,这套系统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雨污管网的“健康情况”。一旦超出标准区间,系统将自动预警,第一时间通知责任人排查污水管网是否渗漏、雨污管是否混流等情况。
相比“污水零直排”硬件建设,这套可视化的智慧治水系统的引入,更能“管长远”。接下来,这套“透视镜”系统将逐步覆盖到街道辖区内更多小区及公建单位。
这两年,新街“神经末梢”级的智慧治水场景已应用到多个领域,从城市小区污水零直排到农村污水处理终端,从城乡污水提升泵站到乡村沟渠调配水,都能看到“流量实时监控”“远程操作”等等智慧应用。
韩灿华说,“相比前端管网、处理厂建设等大项目、大资金的实施,神经末梢级的治水智慧场景的应用往往立足于小成本、大效用,更能满足老百姓的直接诉求。”
如今,继新东名苑小区污水零直排智慧监管平台接入区、街级数字驾驶舱后,街道还计划将更多“神经末梢”级的治水、用水智慧场景接入其中,届时将在线、实时呈现一张覆盖街道全域的治水数字图谱。
标签: 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