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经济 >

优质教育下乡来

来源: 湖州市人民政府 时间: 2021-12-20 14:05:47

体验时间:12月6日下午

体验地点:湖州市织里镇轧村中学

“上课!”下午1时45分,轧村中学录播教室里,701班41名学生分组而坐,与湖州市第十二中学科学教师张庆共同开启了一堂《月相》的科学实验探索课。

当张庆以手指游戏拉开课堂序幕时,坐在教室里听课的我瞬间被吸引了。紧接着,泡沫球、波波球……一个个教具形象生动,模拟月亮、画月相图、背诵月亮相关古诗词……一项项实验游戏轮番登场,分组讨论、举手发言、上台展示……一个个课堂环节,让学生成为当仁不让的课堂主角。

45分钟的课不知不觉进入尾声,我和41名学生听得欲罢不能。“张老师的课很有趣,在小游戏和小实验中,我记住了月相的很多知识,对月相也理解得更透彻了。”说起这堂课的收获,学生陈玮琪悄悄对我说,很喜欢这堂课的氛围,她上课的积极性都提高了,主动回答了好几次提问。

教室里,师生在上课;录播室里,轧村中学和湖州十二中的10多名科学教师在听课。下课铃声响起,一场线上研讨会开始了,通过视频,两校教师探讨了这堂课的设计初衷和新模式特点等。“看得出来,张庆老师准备充分,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运用娴熟,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我的帮助和启发很大。”轧村中学九年级科学老师盛丽霞说,希望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也让青年教师多些锻炼机会。

如今,这样的优质课堂,轧村中学的师生线上线下参与的机会越来越多。从去年起,轧村中学与湖州十二中结对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从同步课堂、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到校园文化建设,再到教学管理、党建联盟,全方位开展合作共建。

今年,教共体工作被列入省民生实事项目。我市将教共体作为“优化布局”的“发动机”、“教育品牌”的“孵化器”、“教师成长”的“润滑剂”,打造“学在湖州”金名片。目前,已创建教共体结对学校(校区)142所,覆盖镇区学校比例达65.12%。

优质师资下乡,已经成为常态,不仅有送教,更有长期任教。

任教第21年,湖州十二中英语教师何冬霞通过“区管校聘”,走上了新岗位——轧村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901班班主任,任教3年。在和我交流3个多月的工作感受时,她不止一次地提到乡镇学校师生的优点。对于未来,她踌躇满志:“希望能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带领这里的年轻教师抓教学、重教研,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英语教师队伍。”

记者手记:

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作为全市首批“共富班车”之一的“优教共享”班车,让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驶入了“新轨道”。

曾经,乡村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大短板,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都制约着乡村教育发展。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通过创新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等举措,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从旧校舍到新校园,从“重智育”到“重均衡”,从“有学上”到“上好学”……采访中,所听所见,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湖州教育之“变”令人欣喜,均衡优质教育的阳光正逐渐洒遍城乡的每个角落,带来教育发展的新气象,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广阔天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迈向新时代新征程,“优教共享”班车全速前进,为国家富强、社会发展输送优质人才,也为千家万户创造幸福未来。

标签: 抓教学 重教研 综合改革